美國出現“次貸危機”翻版?一家名為Egan-Jones的評級機構,僅以20人的團隊在2024年完成超過3千筆私募信貸的交易評級報告,其開出過于寬松的報告,刺激上兆美元的保險資金涌入高風險資產,引發貝萊德、阿波羅等機構抵制,美國保險監理官協會(NAIC)也直指該機構的報告過于膨脹。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所掀起的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無一不是如此。圖/美聯社
據中時引述美國財經媒體報道,標普、穆迪等大型評級機構需要花費數個月才能完成整個評比過程,但Egan-Jones通常在24小時內提供初步評估,最快在5天內就能提供完整報告,有時候甚至還是免費的,且報告可能只有幾頁,對比大型機構的20頁以上報告有明顯差距。
另外,Egan-Jones的評級準確度也受到質疑,去年一家公司獲得投資級BBB評級,沒想到六周后就開始拖欠利息。賓州州立大學教授Samuel Bonsall表示,“即使貼上投資級的標簽,不代表真的就是投資級的?!?/p>
這些評級報告已經幫助華爾街將大量復雜的債務轉移至保險公司的戶頭,數據顯示,保險公司對私募信貸投資的曝險接近1兆美元的規模,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報道提到,貝萊德、凱雷集團等多家投資巨頭,近年已經明確將該公司排除在可接受的信評機構名單中,阿波羅投資機構也不使用Egan-Jones為其保險業務中的任何私募信貸資產進行評比。
NAIC也指出,像Egan-Jones這類的小型評級機構,對私募投資的評級,比該協會內部評估的還要高三個層級,代表其財務風險貝系統性的低估。2008年金融海嘯,評級機構的錯誤評比被視為重要導火線之一,如今,另一場“評級游戲”正在私募信貸市場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