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內政部門為推動轉型正義,正研擬全臺“中正路”改名政策,并與各地方政府討論具體執行方向。臺南市長黃偉哲日前表示,市府將積極配合“中央”政策,同時“尊重民意”。然而,政策尚未落實,地方已出現明顯反彈聲浪,許多在地里長及居民對此表達強烈不滿。
▲臺南2022年率先將中西區部分“中正路”改名為“湯德章大道”。
據中時引述《中天新聞》到臺南的采訪,可以得知多數臺南市民擔憂改名將造成實際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多位里長表示,居民普遍反對改名,不僅認為政策推動過于倉促,也質疑其必要性與效益。
“每樣都要改,不只路牌、門牌,連戶口名簿、身份證都要重辦,這不是勞民傷財嗎?”一位在地阿姨直言反對,并表示中正路名稱使用已久,“來這也六、七十年了,還要改,完全沒必要?!?/p>
另一位居民也批評,改名計劃“太浪費資源”,直言是“不需要花錢的事情”。而一位臺南伯伯則從財政角度質疑政府施政優先順序:“常說預算不夠,卻還要改路名?這至少要五億(新臺幣)以上,應該把錢花在刀口上?!?/p>
針對地方反彈聲浪,臺南市政府尚未進一步回應是否調整立場。盡管改名政策背后具轉型正義意涵,但如何在歷史正義與地方民意之間取得平衡,將是“中央”與地方政府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