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四(19日)午夜,社群媒體影像顯示,伊朗可能發射“霍拉姆沙赫爾-4”(Khorramshahr-4 )中程彈道導彈,稍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GRC)聲明指出,這一波導彈攻擊由“Sejjil”導彈拉開序幕,更正了先前社群媒體網友的猜測。
▲伊朗可能發射霍拉姆沙赫爾-4(Khorramshahr-4)中程彈道導彈。翻攝自社交網絡X/@OSINTWarfare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根據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旗下的“導彈威脅”(Missile Threat)專題,伊朗正在研發的Sejil-3導彈可能為三級構造,最大射程達4000公里,發射重量約為38公噸。
舊式Sejil為兩級固體燃料的地對地導彈,采用復合式推進系統,這種設計帶來關鍵的戰術優勢,能大幅縮短發射準備時間,減少遭到先發制人攻擊的風險,Sejil導彈能搭載高爆常規彈頭,具備相當高的命中精度,射程約為2500公里作戰范圍涵蓋整個中東,甚至可延伸至東南歐地區。
官方證實并非霍拉姆沙赫-4導彈
先前網友推測的霍拉姆沙赫-4(Khorramshahr-4)導彈,或稱“Kheibar”彈道導彈,美國軍聞網站Army Technology數據顯示其射程達2000公里,命中誤差僅約30公尺。此外,發射準備時間少于15分鐘,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該導彈從發射到命中目標的時間僅約12分鐘,這是因為其采用了自燃式高能燃料(hypergolic fuel),省去垂直轉向后的燃料注入與水平校準等程序。
導彈本身的導航與控制系統,能在導彈飛離大氣層后持續調整飛行路徑,重返大氣層階段時,導航系統將自動關閉,使其不會受電子干擾攻擊影響,增強對抗電子戰的能力。
此外,其控制系統也取消了傳統彈頭上常見的細長翼設計,使得彈頭內部可容納更多炸藥,有效提升毀傷力,霍拉姆沙赫導彈可搭載單一或多枚彈頭,亦可配備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總載重上限達1800公斤。一旦進入目標區,可同時打擊多達80個目標。彈頭會在飛行末段分離,并以高速精準命中,使敵方難以偵測、追蹤或攔截,大幅削弱防空系統的攔截效率。
可能采用4D10型液態燃料發動機,發動機設置于燃料槽內,導彈可在大氣層外以16馬赫高速飛行,在大氣層內也能維持8馬赫的速度,具備突防與長程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