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戰火未歇經濟先崩!以色列逾10萬公司倒閉,伊朗石化業停擺

    發布時間:2025-06-20 08:48

    以色列與伊朗交鋒邁向第7天,戰火也對兩國經濟造成沉重壓力。半島電視臺(Al Jazeera)分析,自2023年10月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打響以來,財政赤字飆升,國內公司倒閉截至2024年已超過10萬家,伊朗則已被制裁多年,經濟疲弱,如今多處石油設施遭破壞,雙方若持續交戰,都將進拖垮各自的財政與經濟發展。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左)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右)。(路透社/合圖)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左)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右)。(路透社/合圖)

    以色列戰爭代價沉重

    據中時援引以色列財經媒體“經濟學家報”(Calcalist)報導,截至 2024年底,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已花費2500億新謝克爾(約人民幣5154.75億)。而“新消息報”(Ynet)引述以色列軍方前財務顧問指出,光是與伊朗開戰前2天的行動,就已花費約 55億新謝克爾(約人民幣113億元)。若照此速度推算,戰事只要持續7周,成本就會超越以哈戰爭。

    以色列2023年的國防預算為600億新謝克爾(約人民幣1236.9億元),2024年增加到990億(約人民幣2040.6億元),2025年預計達1180 億(約人民幣2432億元),財政部原訂的赤字上限為GDP的4.9%,約為 1050 億新謝克爾(約人民幣2164億元),但高昂的軍費恐使政府預算壓力爆表。

    雖然稅收預期從5170億增至5390億新謝克爾,但以色列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仍從4.3%下修至3.6%。根據以色列商業調查機構CofaceBDI,2024年有約6萬家以色列公司倒閉,若加上2023年倒閉的4萬4千多家,那就已經來到10萬4千多家,原因包括人力短缺、物流受阻與投資信心低迷,觀光業也尚未從戰爭陰影中恢復。

    國際信評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本周警告,如果以色列與伊朗沖突持續,且伊朗采取更具戰略性的報復行動,將可能下調以色列信評,從A降至A-,進而推高借貸成本并打擊投資人信心。

    伊朗石油經濟命脈受創

    伊朗則受到以色列針對油氣設施的攻擊。根據數據公司Kpler,本周伊朗每日原油與凝析油出口量恐下滑至10萬2千桶,僅為今年平均24萬2千桶的一半。伊朗超過90%的石油從波斯灣哈格島(Kharg Island)出口,但自從以色列發起空襲開始該地已無油輪靠泊。

    南帕斯天然氣田(South Pars)遭以色列導彈擊中后,部分天然氣生產被迫暫停。這個與卡達共享的氣田占伊朗天然氣產量約80%。目前受損情況未明。其他受攻擊目標還包括德黑蘭郊外的煉油廠與燃料庫。戰前伊朗平均每日生產34萬桶原油,主要供國內使用。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與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以來,伊朗即遭美方制裁。2015年,伊朗與多國達成伊朗核協議(JCPOA),制裁短暫放寬,2016年石油出口高達每日280萬桶。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于2018年退出協議并重新制裁,導致伊朗2022至2023年的每日出口量降至20萬桶,僅剩高點的10%,油氣出口收入也大幅縮水。

    長年制裁拖垮伊朗經濟

    政治風險顧問機構TS Lombard分析師阿爾加奧德(Hamzeh Al Gaaod)表示:“長期制裁導致持續性通膨與進口成本飆升?!?,自2018年伊朗再度遭到制裁以來,伊朗貨幣里亞爾對美元已貶值逾90%,導致進口物價暴漲,官方通膨率約為40%,但實際可能超過50%。

    根據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今年初報導,伊朗目前約有22至27%國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失業率為9.2%,實際失業人口可能更高。阿爾加奧德指出,伊朗國防預算僅占GDP的3至5%,約為120億美元,整體預算規模相當有限,雖有330億美元外匯存底,但若用于軍事行動,將對長期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他認為:“最近雖有民族團結的氛圍,但若戰火延燒、平民再度流離失所,社會支持恐怕會迅速崩潰,”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