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元的蹄膀、39元半只鹵鴨、25元的扎肉、68元3斤小龍蝦……”中高端消費遇冷之下,“外擺經濟”熱潮正席卷內地餐飲業。不少酒樓打破傳統經營模式,將美食搬到街頭,擺攤賣起“包子熟食炒菜”。生意難做“小餐廳可怎么活?”
▲內地餐飲市場迎來不景氣,許多中高檔食肆也要在門外擺攤求生存。小紅書@味悅府
▲內地餐飲市場迎來不景氣,許多中高檔食肆也要在門外擺攤求生存。小紅書@我在慢慢變老
星級水平接地氣價錢
酒樓星級大廚的水平,配上接地氣的價格,吸引大批食客駐足嘗鮮消費,大贊“真是懶人的福音”,“在家能吃到現炒的硬菜,這誰頂得住啊 ”。也有人擔心,這情況足見酒樓的生意有多難做,“小餐廳可怎么活?”
“6月26日起,每天15:30-18:00,之江飯店北樓大廳,星級大廚掌勺,鉆級廚房保障!真材實料用心做,好吃不貴超實在!下班不想做飯?趕緊來之江帶份外賣!”杭州之江飯店近日在入口處支起外擺攤,不到20分鐘,200個大肉包全部賣完,牛腱和沼蝦也早早賣光。飯店行政部張主任現場親自做直播推介,據其介紹,首天外擺營業收入就有6500元。食客李阿姨指,買了豬蹄、沼蝦、土豆絲和牛腱,共花費75元,十分滿意。
杭州蕭山寶盛賓館今年4月也開始做外擺攤,“做外擺也是在酒店經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找的一條出路,讓員工有事可做,也能增加點收入”,賓館經理潘先生稱,目前每天外擺營業額穩定在15000元左右,“雖然只占賓館全部收入的2個百分點,但支撐了部分開支,也增加了員工的收入”。
評論:表明及時轉變思維重要性
對此,“中國食品安全網”報道評論,餐飲酒店肯放下高冷身段,開始當街吆喝叫賣攬生意,搶奪新的市場群體,一方面凸顯生存競爭壓力的嚴峻性,一方面也表明及時轉變思維的重要性。須知市場如戰場,生存下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