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地震上調至黎克特制8.7級,部分地區錄得3至4米海嘯,俄羅斯當局稱,這場地震是數十年來最強的一次,目前沒有人員傷亡報告,但有一所幼兒園遭到損壞。日本提升海嘯警報,指北海道至和歌山沿岸等地或有3米高海嘯,吁居民疏散。
【20:10】俄羅斯遠東地區克柳切夫火山(Klyuchevskaya Sopka)開始噴發。
【17:48】日本氣象廳在當地下午6時30分(北京下午5時30分)發布警報,預計海嘯高度將達到3米,呼吁民眾注意安全。發布7級海嘯警報的地區包括、北海道東太平洋沿岸、中太平洋沿岸及西太平洋沿岸;青森縣太平洋沿岸;巖手縣、宮城縣及福島縣。氣象廳呼吁居住在這些海岸地區的居民應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另外,北海道北部沿岸、青森縣鄂霍次克海沿岸、日本鄂霍次克海沿岸、日本清津灣沿及茨城縣也發布海嘯警報。
【17:24】美國國家氣象局宣布解除太平洋島嶼群的海嘯威脅,僅輕微水位波動或將持續。
【16:35】在今日地震發生后,4條大型的抹香鯨疑似導航能力受到干擾,擱淺在日本千葉縣館山市沙灘上。
【16:30】俄羅斯北庫里爾斯克(Severo-Kurilsk)港口城鎮因地震和海嘯實施緊急狀態,目前約2700人已被疏散到安全區域。俄新社引述緊急部門通報,襲擊該地的海嘯巨浪高度超過三米,最高浪峰達五米。
【14:36】海嘯于北京時間大約下午2時半抵達美國海岸。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數據顯示,首波已抵達夏威夷海岸線,夏威夷瓦胡島北岸的哈雷瓦鎮(Haleiwa)錄得1.2米。預計最高可能達3米。
【13:50】俄羅斯科學院通報,位于堪察加半島的克柳切夫火山噴發高達3000米火山灰柱。報告指,當前火山灰羽流已向東擴散58公里,火山持續于頂峰爆發式噴發。海拔高度達8000米的灰燼噴發隨時可能發生,持續活動或導致低空航機運行受阻?;鹕娇诮鯘M溢熔巖,預期即將形成熔巖流。
【13:43】日本NHK確認,日本太平洋沿岸全線現正監測到海嘯波浪。據實時數據顯示,久慈港及濱中町等沿岸地區波浪高度已達60厘米,較今晨最初錄得的20厘米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當局已下令讓超190萬人撤離,并警示海浪高度或將攀升至3米危險水位,全國海嘯警報至少未來24小時內持續生效。
【13:40】美國國家氣象局舊金山灣區分局發布海嘯警報,要求加州全境沿海居民保持高度戒備。當局明確警示,整個加州海岸線現正處于海嘯警戒狀態,民眾“務必遠離”所有水道及沙灘區域,并密切關注后續波浪動態。
【13:36】夏威夷實施海陸交通管制應對海嘯威脅。要求所有商船立即撤離夏威夷各港口,同時全面關閉港口禁止船只入港。航班動態網站顯示,多架飛往夏威夷的航機已實施空中轉向措施,其中多班客機直接折返出發地機場。
【12:12】菲律賓地震局發布海嘯預警,敦促民眾遠離面向太平洋沿海地區的海灘。
【12:08】墨西哥發布海嘯警報,吁民眾遠離太平洋沿岸,即時撤離至高地避險。 各級政府部門正協力疏散海岸區域。
【11:50】內地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黃色警報,料上海、浙江等沿岸地區將受影響。
俄測定機構將堪察加東岸遠海地震 震級修正為8.7級
據央視新聞消息,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稱,堪察加東岸遠海7月30日發生的地震震級為里氏8.7級,這是1952年以來堪察加地震帶發生的最強地震。
日本遭遇第一波海嘯
據日本氣象廳消息,當地時間今天(7月30日)上午10時17分(北京時間9時17分)左右,北海道根室市已確認第一波海嘯到達,觀測當地最大海嘯高度約為30厘米。
【10:57】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數據,本次8.8級強震與2010年智利比奧比奧(Biobío)地震、1906年厄瓜多埃斯梅拉達斯(Esmeraldas)地震并列史上第六猛烈震災。
【10:47】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通報,海嘯沖擊遠東海岸,導致北庫里爾斯克(Severo-Kurilsk)港口城鎮約二千名居民聚居區遭受淹浸,城鎮內多棟建筑物浸泡于海水中。該部發布聲明稱:“海嘯已淹浸北庫里爾斯克港口城鎮部分區域??居民全數完成撤離?!?/p>
【10:39】印度尼西亞地球物理局針對該國最東部巴布亞地區發布海嘯警報。
【10:37】美國對阿拉斯加群島發布海嘯警告,西海岸列入警戒。
【10:27】俄羅當局通報:首波海嘯已抵達北庫里爾斯克(Severo-Kurilsk)沿岸區域,該居民點民眾已撤至高處避險。
【10:18】海嘯警報發布后,日本仙臺機場已暫停升降。
【10:16】日本首相石破茂向公眾發表簡短講話,呼吁撤離海嘯預警地區。石破茂表示,政府將盡最大努力避免災難對公眾造成損害。
【10:07】新西蘭災害管理局警告,俄羅斯遠東地區地震后,新西蘭沿海地區可能會出現“強勁且異常的海流和不可預測的岸邊涌浪”,建議民眾遠離海灘和沿岸地區。
【09:59】根據NHK通報,北海道花咲港(Hanasaki Port)率先錄得首波海嘯,測得30厘米浪高,預計其他沿海地區亦受波及。報道指,雖首波浪幅較小,惟沖擊力遠超普通海嘯。據了解,50厘米海浪可產生高達?200公斤沖力,相當于?掀倒成年人的破壞強度。
【09:50】中國駐福岡領事館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范海嘯風險。
【09:46】東日本鐵路公司(JR東日本)官網稱,受海嘯警報影響, 周邊沿海地區的路線已暫停運行。
【09:37】位于日本西南方向的臺灣目前也發布了海嘯警報。根據日本氣象廳預測,海嘯將首先襲擊日本北部,然后在當地時間14點(北京時間13點)左右襲擊日本最南端的島嶼,這表示海嘯將在不久之后襲擊臺灣。臺灣氣象署估計,海嘯將在13:18開始影響臺灣。
【09:30】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發布消息稱,受海嘯相關影響,已于當地時間9時5分左右暫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8時51分,東京電力公司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員工發出避難指示,并稱將關注海嘯信息,監測海嘯是否會對核電站產生影響。
日本氣象廳上調海嘯預警
▲日本氣象廳發出海嘯注意警報,圖為日本沖繩實況。
地震發生在北京時間上午7時25分(當地上午8時25分),最初錄得強度8級,之后上調至8.8級。
日本氣象廳向國內介乎北海道至和歌山縣的太平洋臨海地區,以及小笠原群島發出海嘯警報,預料海嘯高度最高達3米,呼吁沿海地區民眾逃離。當局預計海嘯將于香港時間今早約9時抵達北海道。
氣象廳亦向北海道北部,青森縣、東京都、四國、九州、沖繩等地發出海嘯注意警報。
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說,地震引發的危險海嘯波可能在未來三小時內,影響俄羅斯和日本部分沿海地區。
報道指,震央距俄羅斯堪察加(Kamchatka)約324公里。該地震深度極淺,為19.3公里,導致震感在震中附近尤為強烈,許多當地居民均有明顯感受。相較于同等規模的深層地震,淺層地震的影響力在震源附近更顯著。
根據路透社,此次地震震源較淺,但強度足以引發海浪或海嘯。
震央距離北海道約250公里
報道引述日本氣象廳指,由北向南的海嘯當地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半出現,提醒沿海居民注意安全、遠離海岸。美國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亦指,地震引發的危險海嘯波可能在未來三小時內,影響俄羅斯和日本部分沿海地區。
美國夏威夷州(Hawaii)、關島(Guam)和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其他島嶼也已發出低空海嘯警報。
日本NHK電視臺報道,震央距離日本最北端的四大島嶼之一北海道約250公里(160英里),當地僅感受到輕微震感。
據日本氣象廳資料,今次地震導致北海道多處地區有震感,其中釧路市錄得震度2級 。函館市和根室市等錄得1級震度 。
東北地區的青森縣、山形縣、巖手縣和宮城縣亦有震感。青森縣、巖手縣、宮城縣、山形縣、山梨縣、長野縣、岐阜縣、鳥取縣、岡山縣、佐賀縣以及鹿兒島縣,都有個別市町錄得1級震度 。
東京大學地震學家酒井真一(Shinichi Sakai)在NHK采訪中表示,若遠距離地震震源較淺,可能引發影響日本的海嘯。
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損壞報告。
編輯︱胡影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