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為香港第5大常見癌癥,更是第3號癌癥殺手,同比增長超過1,800宗新癥。 不過肝癌早期病征不明顯,令很多人發現出事時已達中晚期,令治療方案變少,存活率降低。
兩位來自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的肝癌權威醫生,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外科??漆t生)潘冬平教授,以及內科腫瘤科??魄褡谙獒t生,為大家拆解肝癌的高危因素,以及有效抗擊肝癌的治療方案。
“三高”老漢常檢查 肝指數異常揭發肝癌
-
現年65歲的魏先生,已患上晚期肝癌約兩年。
-
魏先生一直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問題,故需要定期到醫院檢驗。
-
在2021年初,醫院發現他在恒常檢驗中的肝指數出現問題,詳細檢查后,證實其肝臟內有個體積約7厘米的癌腫,一個月后更增至9厘米。
-
魏先生對于自己患上肝癌,而且自覺竟是“毫無征兆”下得到癌癥,還要是甫驗出,便已屬晚期這般嚴重,對此實在難以接受。
-
究竟其實際情況、肝病病征及致癌成因為何?
看醫生指引:
看清肝癌 6大高風險成因
-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香港大學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教授表示,肝癌成因清晰,常見高風險因素包括:
肝癌惡化快速 早期病征不明顯
-
潘冬平教授指出,因肝臟有自我修復能力,即使剩下小部分仍可正常運作,故早期肝癌病征不明顯。
-
而要等到腫瘤大至令患者感到痛楚才發現時,就已達中晚期。
-
而且,肝癌惡化速度快,體積倍增只需約4個月,令晚期患者的存活期只有約3至6個月。
免疫組合治肝癌 提高存活期 改善生活質素
肝癌免疫組合治療 已納入政府“安全網”
-
香港肝癌及腸胃癌基金會榮譽秘書、內科腫瘤科??魄褡谙獒t生指晚期肝癌治療方案較少,以往依靠標靶治療,近年就多了免疫組合治療,即免疫治療藥物“阿替利組單抗 (Atezolizumab)”配合標靶藥物“貝伐珠單抗 (Bevacizumab)”,分別負責激發免疫系統對付癌細胞,以及壓抑腫瘤血管生長, 以阻斷營養補給。
-
邱宗祥醫生指,免疫組合治療療效較顯著的一線治療選擇,比起標靶治療,除可令患者的整體存活期大幅提升,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素。
-
美國、歐洲、日本、中國等多地的權威醫學組織,亦建議此治療方式。
-
不論是免疫組合治療,抑或標靶治療,都已納入了政府安全網內,有需要及合資格的晚期肝癌患者,可以申請藥費資助。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