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輝達執行長黃仁勛5月底旋風赴臺后,超微執行長蘇姿豐本週也抵臺訪問,低調拜訪臺灣供應鏈廠商,兩大芯片巨擘先后赴臺引發關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則分析兩大原因,首先是和大陸有關,再來是輝達、超微都倚賴臺積電的先進制程。
▲超微執行長蘇姿豐(左)、輝達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勛(右)。美聯社,中時報系資料照
謝金河接受“筱君 臺灣 PLUS”專訪時說,AI供應鏈現在一定要離開大陸,這和安全因素有關。再者,所有輝達和超微的芯片,百分之百都要透過臺積電生產,他強調,臺灣AI陣容非常驚人。
謝金河提到,臺灣半導體產業是支應輝達和超微唯一且最重要的核心,如果沒有臺積電,就沒有在GPU領域的強大競爭力,雖然別人可能也有辦法生產,但絕對沒有臺積電優秀。
謝金河進一步說明,臺灣AI供應鏈火藥庫從芯片延伸至相關的IP,再往下,還有AI伺服器跟相關機殼的制造等,他認為臺灣處在一個強勁的競爭態勢。
財經專家黃世聰先前在《關鍵時刻》節目中表示,不論是由輝達或超微領軍,臺灣都在最核心的位置,他強調臺灣是AI發展的軍火庫,因為國際大廠要發展AI,所需要的先進制程、封裝、記憶體、高速運算等硬體制造都是在臺灣生產。他提到,受美國禁令影響,AI伺服器不能在大陸生產,只能在臺灣做,AI供應鏈全部也都在臺灣,因此,不論是輝達或超微要搶市占率,一定都是找臺灣廠商來互相合作。
來源:中時新聞網
推薦閱讀:
專題 更多 >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