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煙不酒也可引發食道癌? 有醫生分享病例指,臺灣一名70歲女子感到吞咽不暢順,求醫后發現食道入口處有腫塊,確診患食道癌。 醫生表示,該名女子雖然不煙不酒,但長期喝1種飲品,成為致癌原因。 有研究證實,有4種飲食習慣會增加患食道癌機率,風險可高達近5倍。
吞咽不順暢 揭患食道癌
胃腸肝膽科醫生錢政弘在其facebook發文指,該名70歲女子早前進食時曾被姜片卡住喉嚨,雖然當下已咳出姜片,但她仍不時感到吞咽不暢順,以為是咽喉發炎,因此向耳鼻喉科醫生求醫。 不過,檢查咽喉后并無發現異樣,遂轉介往腸胃科進行胃鏡檢查。
再度檢查后發現,該女子的食道入口處有一塊約3cm大小的突起物,于是對組織物進行切片檢查。 錢醫生表示,該組織物比較硬,懷疑是惡性腫瘤,最終該女子確診為食道的鱗狀上皮細胞癌。
食道癌為香港第10大致命癌癥! 據香港醫管局資料,大多數食道癌患者會先出現吞咽困難。 早期及晚期癥狀如下:
早期:難以吞咽干硬的固體食物,進食時胸腹不適及疼痛、食物滯留胸口引致不適,咽喉不適感或吞咽時感覺有異物,進食時覺胸骨后痛楚或背部不適,進食后會有胸腹部脹悶。
晚期:只能進食半流質食物,最后可能連流質和口水也無法吞咽,感到惡心,甚至有嘔吐和食物逆流情況,進食后咳嗽,聲音變得沙啞,腫瘤擴散引起的癥狀。
從不吸煙飲酒 因喝1飲品致食道癌
該女子表示,自己并無吸煙飲酒,但平日喜愛喝熱湯,到了冬天時更會每天也喝。 錢醫生表示,喝湯本來沒有問題,但如果喝太熱的湯水飲品或飲用速度太快,就會令食道黏膜灼傷。 一旦食道被反復灼傷和結焦,就會增加患上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風險。
喝滾燙的飲料和湯品時要小心! 國際癌癥研究組織(IARC)已于2016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視為二級致癌物,證實熱飲會增加患癌風險。
除了喝太熱的飲品,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以下6大因素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
吸煙
喝酒
愛吃腌制食物
愛吃煙熏食物
喝滾燙的飲料和湯品
胃酸倒流
小心4大飲食習慣 患食道癌率高近5倍
錢政弘醫生又分享一項法國研究,該研究在東非進行,由于當地的食道癌病發率非常高,因此研究人員分析當地的食道癌患者飲食習慣,結果發現有4大飲食習慣會令致癌率高近5倍:
常喝熱飲
喝熱飲時等待時間少于2分鐘
喝熱飲時速度較快
1個月內被熱飲燙到6次以上
為何喝熱飲時明明感覺口腔沒有被燙傷,也會令食道受傷? 錢醫生解釋指,口腔不感到燙是因為飲用的速度太快,高溫飲品仍未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就被吞下去了,但進入食道后卻會灼傷食道黏膜導致患癌。
因此他提醒,無論喝茶、湯或咖啡時,都應讓食物在口腔多停留一段時間,當感到不會太燙時才吞下,就能保護食道不受傷。
食道癌10大成因 常吃4類食物風險高
食道癌也是吃出來的癌癥? 根據香港癌癥網上資源中心資料,香港每年約有400宗食道癌新增個案。 食道癌的病發率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若經常進食4類食物,引發食道癌的風險較高:
愛吃腌制和煙熏食物
飲用滾燙飲料、湯品
嗜酒
吸煙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