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不當可致中風!有醫生分享病例指,臺灣一名20歲男子早前做運動時突然半身癱瘓,送院后發現其腦部缺氧缺血導致中風。經詢問及檢查后得知,該男子病發前曾按摩1個部位,結果導致血管受傷引發中風。醫生又指,有6種行為同樣有可能引發血管受傷,增加中風風險。
20歲男做運動半癱中風 曾按摩1部位出事
神經外科醫生方鵬翔在節目《醫師好辣》中表示,該名男子日前在寒冷天氣下外出打籃球,結果中途突然半身癱瘓,于是被緊急送院。經檢查后發現,該男子的腦部出現缺血缺氧癥狀,照超聲波后確認為右頸動脈撕裂,導致腦部缺乏血液供應,引致中風。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中風患者一般事前沒有任何病征,但一旦病發,就會突然出現以下征狀: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痹及/或顫動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
嘴歪
眼斜
視力模糊不清
吞咽困難
頭部劇痛
行動不穩或跌倒
大小便失禁
流口水
嚴重者甚至昏睡、死亡
方鵬翔醫生表示,該男子并無外傷,但其家人表示他病發前兩日曾按摩頸部,因此推斷是按摩期間扭動頸部導致血管受傷。由于該男子出現頸動脈撕裂,令血液流入血管壁導致腫脹,令原本的血管腔被擠壓,導致腦部缺乏充足血液,產生中風癥狀。
6大行為易致中風 打噴嚏咳嗽也會出事
腦血管微創醫生陳啟仁曾表示,頸動脈是血液通往大腦供氧的主要干道之一,當血管壁內膜因不同因素撕裂、產生裂縫時,血流沖刷下就會撐開撕裂的內膜,從而阻塞血管,甚至產生血栓引發腦中風。
陳啟仁醫生又指,頸動脈撕裂是年輕中風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如果本身血管較脆弱,進行以下6種行為時就有可能會引發頸動脈撕裂:
-
不適當的頭頸部按摩
-
旋轉頸部
-
后仰洗頭
-
劇烈甩動身體
-
用力打噴嚏
-
用力咳嗽
-
用力打噴嚏
陳醫生表示,除了錯誤地按摩頭頸部外,旋轉頸部、后仰洗頭、劇烈甩動身體、用力打噴嚏和都咳嗽可能會引致頸動脈撕裂。如果進行以上行為后,持續出現頭痛、頭暈或半邊身體無力等癥狀時,就應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
4類人易頸動脈撕裂 膽固醇高要小心
香港腦神經外科??漆t生黃秉康早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指,有4類人較易出現頸動脈撕裂,導致血管容易受傷,增加中風風險:
-
吸煙
-
高血壓
-
膽固醇過高
-
本身血管脆弱
黃醫生指,本身有吸煙習慣的人士,以及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管較脆弱的人士較易出現頸動脈撕裂,如果不慎弄傷頸部而又持續出現頭痛頸痛,就應盡快求醫。
預防中風6大方法 2種飲食習慣最重要
衛生署指,要預防中風,就要留意日常的生活習慣,避免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其中包括2種飲食習慣:
-
不吸煙
-
保持均衡飲食
-
減少飲酒
-
定期做適量運動
-
控制體重
-
避免精神緊張
-
定期檢查身體
除了不吸煙、少飲酒、多做運動外,如果突然出現臉部或手腳單側麻痹、意識混亂、視力出現問題、走路突然不穩、無故劇烈頭痛等癥狀,就要及時求醫,即使不幸中風,也能提高康復率及存活率。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