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連日來最高氣溫都突破30°C,長期在室外逗留隨時中暑。 有營養師提醒,天氣炎熱要緊記多補充水分,避免感到口渴時才喝水。 她特別指出有13個喝水時機需要留意,如果經常記得在其中一個時機補水,更有機會在3個月內減走0.7公斤體重。
13個最佳飲水時機!有助減肥/降溫/增強記憶
據營養師程涵宇在Facebook專頁分享指,并非只有感到口渴時才需要喝水。 她指出以下13個喝水時機非常重要,但經常被忽略,只要記得這些時機喝水,不但有助補充水分,更可有助減肥、降溫及增強記憶。
1. 剛睡醒
早上剛起床的時刻是補充水分的最佳時間之一,因為身體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禁食。
如果在早上首杯水中,加入半個檸檬,有助開啟食欲。
2. 肚子餓
饑餓和口渴在生理反應上相當類似,大腦將兩者觸發因素視為相同。
有時候出現肚餓的感覺,其實是身體口渴的訊號。
因此,如果出現肚餓感覺,在進食前先喝水,觀察身體在幾分鐘后是否仍有肚餓感。
3. 吃飯前
飯前喝水可能會幫助減肥。
一項小型研究測試了人們在餐前30分鐘喝500毫升的水,比起整天隨意喝500毫升的水,他們在3個月內瘦約0.7公斤。
4. 想減肥
喝水不僅是一種令身體無熱量產生飽足感的方式,而且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及燃燒脂肪。
在一項研究中,50名超重女孩在早餐、午餐和晚餐前30分鐘喝了2杯水,飲食沒有其他改變。 但她們的體重在8周后均有所減輕,體重指數和身體組成分數降低。
5. 流汗時
任何會讓身體出汗的行為,如浴缸泡澡、在炎熱的天氣下出門、運動等,都會令身體流失水分。
當肌肉變暖時,身體就會出汗散發熱量,這時需飲用大量水分來降溫。
6. 運動前中后
需要大量的水來補充運動流失的水分,飲用水量如下:
運動前:宜在水壺裝滿450至600毫升的水。
運動期間:大約每10-15分鐘喝200至350毫升水量。
運動后:喝450-700毫升的水量。
7. 生病時
生病時補水是讓感冒痊愈的關鍵。
腹瀉、嘔吐和發燒等癥狀會導致身體缺水,因此一旦出現這些跡象需大量喝水,特別是在不餓的情況下。
遠離酒精飲料,酒精會讓身體系統更加干燥。
8. 飛機上
由于海拔高度關系,機艙空氣濕度一般只有20%或更低,濕度甚至比撒哈拉沙漠還低。
機艙內大約一半空氣都是從外部流入,加上濕度低,對肌膚容易造成傷害,因此在機艙內要定時補水。
9. 按摩前后
如果能在按摩前喝水,可避免低血容量性休克。
按摩后喝水可幫助代謝,特別進行的是深層組織或其他重型按摩后,這一點十分重要。
10. 經期前/月經期間
在月經前和月經期間喝大量水,可緩解經前不適并減少腹脹。
月經導致的痙攣或頭痛,其主因與脫水有關。
曾有針對經痛年輕女性的研究發現,多喝水可以縮短月經周期,緩解骨盆疼痛。
11. 下午疲勞
身體容易下午約3時開始出現疲勞,難提起精神,這時喝水或氣泡水可增加活力。
如在水中加入檸檬或其他新鮮水果汁,有助提振情緒。
據英國營養雜志指,身體水分狀態直接影響情緒、記憶力和視覺感知。
12. 頭痛時
偏頭痛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脫水,部分人即使液體攝取量稍微減少,也會引起劇烈頭痛。
缺水還會讓感官模糊,某些情況下甚至需要接受治療。
如果本身容易偏頭痛,請隨身攜帶水瓶,并記錄水分的攝取量。
13. 重要活動前
大腦有四分之三部分都含有液體,如果身體水分含量大跌,大腦的血管就會收縮。
研究指,這會影響身體協調性、短期記憶、專注力和耐力。
如果常感疲倦和混亂,多喝水有助讓腦袋更清晰,恢復健康。
更多健康減肥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減肥不用戒珍珠奶茶?醫生教改吃8種食物,女子激減35磅穩血糖
減肥佳音? ︱研究發現步行時只要做簡單調節,能更有效燃燒卡路里
數據源 :程涵宇營養師(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