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癥(認知障礙癥)是長者常見腦部神經退化疾病之一,病情一般難逆轉。不過,有醫生分享一套健腦手指操,只需動動手指約3分鐘,有助活化大腦,預防腦退化癥。
3分鐘防腦退化 動動手指活化大腦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如果大腦不常使用,一直只做慣性活動,會容易出現退化。因此,學習新樂器、動手作畫、郊游,去沒去過的地區旅行,均是活化大腦的好機會。除了上述活動,他建議可多做以下一套健腦手指操,練得越多,大腦連結會越多,有助加強細微神經連結。
健腦手指操6步驟
1.首先,拍手20下。
2.然后用其中一只手的指尖,刺激另一只手的指腹20下。接著,換另一只手重復這動作。
3.雙手拇指以外的4個指頭,同時彎曲,然后再伸展20下。
4.雙手手指縫開合20次。
5.雙手手掌面向自己,按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到尾指依序彎曲。當拇指彎曲時,另外4指伸展,完成20下。
6.右手按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到尾指依序彎曲。同時,左手按照尾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到拇指依序彎曲。完成后換另一方向進行,如此做20次。
腦退化癥有多常見?早中晚期癥狀有不同?
香港醫管局指,腦退化癥(認知障礙癥)可分為阿茲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血管性癡呆癥(Vascular Dementia)、額顳葉癡呆癥(Frontotemporal Dementia)、路易體癡呆癥(Lewy Body Dementia)及繼發性癡呆癥。
其中,以阿茲海默癥及血管性癡呆癥最為常見,估計在香港70歲以上長者組別中,每7名女性或10名男性便會有1名腦退化癥患者。一般而言,腦退化癥患者早、中、晚期癥狀各有不同,早期癥狀一般較難察覺。
腦退化癥常見癥狀
1.早期癥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癥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
· 失去短期記憶
· 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
· 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
· 學習新事物及跟隨復雜指令感困難
· 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中期癥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
· 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
· 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
· 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晚期癥狀(第5年后)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
· 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
· 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
· 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
· 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
· 生理時鐘混亂
更多健康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專家推薦8大食物延壽,99歲老人必飲1種茶, 中風率減62%
西瓜不是最補水?8款蔬果水分大比拼,冠軍含水量高達96.9%!
資料來源: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