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男人九個痔?痔瘡問題在香港十分普遍,雖不致命卻令人坐立不安。到底什么人容易生痔瘡?做手術切除后仍會復發嗎?有醫生拆解痔瘡10大常見迷思,破除大眾對于痔瘡成因、癥狀或治療方法之誤解。
切除痔瘡后還會復發?拆解痔瘡10大迷思
痔瘡與年齡或飲食習慣有沒有關系?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智在Facebook專頁講解與痔瘡有關的疑問及誤解:
1.小孩不會生痔瘡?
解答:會,陳醫生表示曾遇過年紀最小的患者只得3歲。
2.嗜辣者就會生痔瘡?
解答:機率相對比較高,而且有痔瘡的人吃辣的確會比較不舒服。
3.屁股不痛不癢就是沒痔瘡?
解答:其實每個人都有0期痔瘡,只是沒發作而已。
4.大便有血就是痔瘡?
解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大腸癌、肛裂或瘺管導致。
5.腹瀉跟痔瘡完全無關?
解答:兩者并非完全不相關,因腹瀉可能會誘發痔瘡。
6.坐浴越頻密越好嗎?
解答:適當即可,頻率大約1天3次。
7.做完痔瘡手術就一勞永逸,不會再有痔瘡嗎?
解答:一般術后8至10年的復發率約5%以下,但若不改善飲食與排便習慣,還是有可能會復發。
8.哺乳期不能做痔瘡手術?
解答:可以,醫生會使用安全的藥物來進行。
9.“橡皮筋結扎術”比手術好嗎?
解答:“橡皮筋結扎術”雖然是比較快速的方式,但無法全面處理痔瘡問題,所以容易使其復發。
10.手術時間越短越好?
解答:不是,是在適當時間內完成最好,手術重要的是仔細不是速度。
為什么會生痔瘡?肛門痕癢是征兆?
據香港衛生署資料,痔瘡是由肛門的細小血管和結締組織形成,根據生長位置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內痔(肛門內的直腸黏膜組織)及外痔(肛門外的皮膚組織),通常痔瘡變大或發炎時,才會出現癥狀。
痔瘡常見成因及癥狀
一般導致痔瘡的原因主要與長期便秘及長期用力排便有關,這通常由于攝取不足蔬果的纖維等不良飲食習慣所致。此外,久坐不動、年紀漸長等因素,也會導致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受阻礙,或令肛門周圍組織變弱,引致血管腫脹及血管組織突出;某些發炎性腸疾亦會跟痔瘡有密切關系。
內痔常見癥狀
·大便帶血
·肛門痕癢
·當痔瘡受到絞窄時,肛門感到疼痛
外痔常見癥狀
·肛門出血
·肛門感到疼痛
更多健康養生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資料來源:禾馨醫療(獲授權轉載)、香港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