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香港第4位致命疾病,近日天氣轉涼,容易增加風險。吃什么可保護心腦血管,預防中風?有營養師提出防中風10大飲食方法,吃番薯、飲牛奶也有效遠離風險?
天氣轉涼恐腦中風 飲食10招防中風
營養師林世航在“好食課”Facebook專頁撰文提醒,最近天氣轉涼,將要進入腦中風的高峰期,要從平日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方面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他列出10大飲食建議,指出要多吃6類食物保護血管,同時亦要限制4類食物或飲品應攝取量,以免增加風險。
預防中風應多少吃的食物
1. 選擇全谷及未精制雜糧
· 食物例子:糙米、紫米、番薯、南瓜等。
· 好處:相比精制淀粉,全谷及未精制雜糧含有較多纖維,有助穩定血糖,避免大幅波動,有益心腦健康。
2. 每日2份奶制品
· 建議:每天早晚喝1杯牛奶,或以2片芝士代替1杯奶以補充鈣質。
· 好處:攝取足夠的鈣質有助預防高血壓。
3. 吃充足蔬果
· 建議:每日最好吃足2份水果及3份蔬菜,1份蔬果等于1個拳頭份量的水果或者半碗煮熟的蔬菜。
· 好處:富含纖維的蔬果幫助改善血脂,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
4. 選擇植物性蛋白
· 食物例子:毛豆,以及豆腐、豆干等豆制品。
· 好處:含有較少的飽和脂肪酸,且不含膽固醇,大大減少引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5. 選擇低脂蛋白質
· 食物例子:魚貝類、蛋類。
· 建議:每周吃超過2份魚肉或貝類,1份約半個掌心大小的魚肉,蜆、蠔等則大約3湯匙的份量;肉類則可優先挑選家禽等較低脂的白肉。
· 好處:魚類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可幫助抗發炎。
6. 適時補充水分
· 建議:每日喝足體重x 30至40cc的水分,并以清水、無糖茶為主,以維持身體新陳代謝。
· 好處:維持身體新陳代謝。
預防中風應少吃的食物
1. 減少紅肉/加工肉
· 食物例子:煙肉、香腸等。
· 損害健康原因:含有較多飽和脂肪與添加物,容易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2. 限制飲酒量
· 建議:女性每日限1罐啤酒,男性每日限2罐啤酒;如果本身沒有喝酒習慣,能夠不喝就不要喝。
3. 每周吃甜食少于2份
· 食物例子:糖果、汽水、蛋糕等
· 損害健康原因:過多的糖分會導致血糖波動。
4. 避免高鈉飲食
· 建議:少吃加工食物、少沾醬料,盡量以天然辛香料(蔥、姜、蒜、辣椒)取代醬油等調味料。
港人第4大死因 小心中風11種癥狀
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布的數據,中風是港人第4大死因。當部分腦部細胞因腦部動脈“閉塞”或“爆裂”,腦細胞因得不到營養及氧氣而死去,就為之“中風”。中風患者一般會出現以下癥狀:
·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半身不遂、言語不清或失去說話能力、嘴歪、眼斜、視力模糊不清、吞咽困難、頭部劇痛、行動不穩或跌倒、大小便失禁、流口水。
· 嚴重者更可能會昏睡,甚至死亡。
衛生署又提醒,高血壓、飲酒過量、肥胖等都是引發中風的高危因素。常見危險因素包括:
· 吸煙
· 年齡:年紀越大,中風機會越大
· 高血壓
· 血內膽固醇過高
· 過重
· 缺乏運動
· 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壁過薄
·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風濕性心臟病等會令中風危險倍增
更多防中風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醫生大推1款湯防中風,降血脂降膽固醇2周見效!死亡率減30%
資料來源:好食課(獲授權轉載)、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