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香港留學的費用相比歐美國家而言便宜很多,但很多家庭仍然難以負擔。不過,香港最新推出利好政策,11月1日起,暫免在港就讀全日制非本地本科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意味著內地學生去香港留學的門檻又降低了。
非本地生限額提升至四成
港府于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并于下個學年開始將增加八所資助大學非本地生學士學額至四成,即約6000個。香港教育局指本學年修讀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增至1.7萬人,占本地學額約兩成三。
有香港立法會議員關注擴大非本地學生限額的落實情況。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當局正整理2024-25學年的相關臨時數字,各資助大學亦將會在年底提交2024-25學年非本地學生實際人數。
她指據教資會了解,在2023/24學年,在香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公帑資助及自資專上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共約64200人,其中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約有23100名非本地學生,當中約14800人修讀學士學位課程,而這些學生來自超過100個國家或地區。本學年修讀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已增至超過17000人,相當于本地學額約23%。
蔡若蓮強調,所有教資會資助授課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都不會獲得公帑資助,并獨立于本地學額計算,確保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升學機會。至于自資專上界別,除了內地、澳門及臺灣學生外,本地學生入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的自資本地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課程并不設限。
她表示,擴大非本地生限額旨在鞏固高等教育國際化和多元化的優勢,吸引全球頂尖人才,提升大學的科研和教學實力,而政府推出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計劃,讓本地學生畢業后可以逗留24個月以上申請工作,過去5年平均有12340宗申請獲批,而在去年及今年《施政報告》進一步宣布,自本月開始政府暫免在港就讀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
非本地本科生可合法打工
去年11月,港府對非本地研究生放寬了兼職工作的限制,并獲得了積極的反饋。之后,港府公布自今年11月1日起,暫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本科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以增進他們在港工作的親身體驗,提升畢業后留港發展的意欲。簡單來說,香港非本地本科生從這個月開始,也可以合法打工了!
在該政策實施之前,以學生身份來香港,接受有薪資或無薪資的雇傭工作是違法的。但這個政策實施后,在香港學習的非本地本科生就有了減輕經濟壓力、鍛煉自己的好機會!
以港大為例,非本地本科生的最低學費為19.8萬,生活費約5萬,住宿費最低也需要1.72萬。
▲港大費用一覽。港大官網
香港目前的最低時薪為40元,不過為了招人,不少企業也會提高時薪,像必勝客的收銀服務員是55元/小時,元氣壽司侍應生也有70元/小時。雖然不能幫助大家賺到學費,但是日常補貼生活費是綽綽有余了。
除了減輕經濟壓力之外,這個政策也能讓非本地本科生提前了解香港的職場環境,好判斷畢業之后是否要繼續留在香港工作。留在香港工作,不僅薪資待遇香,還有機會拿到永居身份!
根據香港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港人2024年7月至9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22000元,按年上升1500元。月入中位數最高的行業類別前3位分別是,“金融及保險”(40000元)、“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26400元)、“其他行業”(25000元)。
目前,在香港修讀全日制經本地評審課程而獲得學士學位或更高資歷的非本地學生(非本地畢業生),如欲留港/回港就業,可申請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即IANG簽證。簡單來說,就是非本地生在香港拿到本科、碩士、博士學位后,可申請2年IANG簽證(無條件),續簽滿7年(讀書時間包含在內),就可以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舉個例子,如果你在香港拿到本科學位后,在順利拿到畢業證和成績單后,可申請2年IANG簽證,之后再續簽一次,簽證續簽滿7年且符合通常居住條件即可申請永居。即4年學生簽證+2年無條件IANG簽證+3年有條件IANG簽證。
更多香港升學就業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政府工招聘 | AO、EO有什么分別?哪個職位頂薪逾300K?即看入職要求及面試流程
勞聯:63%打工仔今年有人工加,建議明年加薪不少于5.5% ?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