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糖尿病患者為嚴控血糖水平,紛紛嚴戒淀粉食物,甚至連水果也少吃! 不過有醫生指,只要按照7大飲食指南進食,部分淀粉食物及水果其實也有助降血糖。
降血糖飲食 | 糖尿病7大飲食指南 宜吃什么水果?
家醫科醫生許書華在Facebook專頁”書心健康管理診所”表示,要改善高血糖問題,糖尿病患者和有代謝綜合癥風險的人士,不妨透過以下飲食方式幫助降血糖:
1. 多吃低GI(低升糖指數)食物
功效:消化和吸收速度較慢,能夠緩慢釋放葡萄糖,減少血糖驟升,穩定血糖。
食物例子:燕麥、糙米等全谷類食品、豆類、蔬菜、番茄、蘋果、番石榴、橙。
2. 多吃高纖食物
功效:膳食纖維能減緩消化過程,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建議:每日攝取25克以上。
食物例子:菠菜、西蘭花、紅蘿卜、豆類、堅果、五谷類。
3. 適量吃健康脂肪
功效:幫助降低炎癥風險,提高胰島素效用。
食物例子:橄欖油、牛油果、三文魚。
注意事項:避免攝入過多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4. 控制攝取碳水化合物
建議:攝取原型淀粉食物為主,如全谷類、番薯、蓮藕、南瓜等。
注意事項:避免攝取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方包和含糖食品等。
5. 多吃抗氧化食物
功效:有助減少氧化壓力,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食物例子:莓果類、深綠色蔬菜、堅果和種子類。
6. 保持補充水分
功效:有助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島素反應。
建議:選擇清水、無糖茶或咖啡。
注意事項:避免飲含糖飲料和過多的咖啡因。
7. 定時用餐
功效:保持飽腹感,并穩定血糖。
建議:正餐營養宜包括蛋白質、健康脂肪和纖維。
注意事項:避免長時間不進食。
降血糖方法 | 養成4大生活習慣 減壓/做運動助改善
除飲食外,許書華醫生建議在日常生活亦可透過以下方式降血糖:
1. 定期運動
建議1: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例如:跑步、游泳或騎單車。
建議2:重量訓練也能增強肌肉,提高基礎代謝率
2. 建立規律作息時間
原因:睡眠質量與胰島素敏感性密切相關。
好處:改善胰島素,并幫助維持血糖水平。
建議:每晚有7-9小時高質量睡眠。
3. 減少壓力
原因:心理壓力會導致身體釋放更多皮質醇等應激激素,影響血糖水平。
建議:透過冥想、深呼吸練習和瑜伽來減少壓力。
4. 定期檢測血糖
原因: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有助調整飲食生活。
好處:可及早發現血糖問題,并做出相應改變。
糖尿病癥狀 | 8大初期征兆 小便頻密要留意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占總人口約一成; 其中,在65歲以上的人士當中,更有超過20%患有糖尿病。 根據世衛準則,如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11.1 mmol/L的人士,即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 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升高,導致糖尿病。
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經??诳?/p>
小便頻密
感到饑餓
體重下降
容易疲倦
視力模糊
傷口不易愈合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發癢的情況
糖尿病 | 易損害5大器官 并發癥恐致中風
醫管局資料,糖尿病有機會引起急性或慢性并發癥,嚴重者有機會導致截肢或致命風險:
糖尿病 | 1. 慢性并發癥
若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血管和神經系統容易受到損壞,令身體器官長期受損,甚至喪失功能,有致命風險:
腦:腦血管病如中風等
眼睛: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
心臟及血管:冠心病、心臟衰竭、高血壓
腎臟 :蛋白尿、感染、腎功能衰竭
足部:神經病變、血管病變、潰瘍、感染。 如下肢潰瘍感染長期不愈者,可能需要截除下肢
糖尿病 | 2. 急性并發癥
急性血糖過低 (血糖少于3.9mmoil/L):
患者可能出現會出心跳加速、嚴重饑餓、頭暈、眼花、震顫、發抖、冒冷汗、嘴唇、舌頭或手指有麻痹感覺,昏昏欲睡、甚至神智不清
若患者清醒,可服用15克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方糖/果汁糖3粒、3茶匙砂糖、普通汽水或果汁半杯,征狀改善后加面包1小片或餅干3-4塊
急性血糖過高 (血糖等于或超過15mmoil/L):
患者可能會呼吸快而深、有惡心、嘔吐、劇渴現象、并引致神智不清或昏迷情況
此時患者應盡快送院醫治
更多健康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