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向中國加征34%的新關稅,中國昨日作出強硬回應,不但—相應將所有美國入口商品均加征34%官稅,還涉及對美國的不可靠實體清單、出口管制、反壟斷調查等多個領域。復旦大學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認為,中國選擇了最強硬的回擊報復預案,而這顯然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期。
中國有認真準備回應預案
沈逸在“觀察者”網撰文表示,中國對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是有認真準備預案,對美方作出系統和全面的報復與反擊,這可以看作是中方對美博弈策略全面趨向于對等以及強勢的體現。
而從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的反應來看,美方此前對中方可能的強勢回應,并沒有形套成熟有效的預案,他的經濟-金融團隊除了說出“不要報復”的話,沒有實際的反應。
而美國資本市場的反應非常直接:用全面的下挫,來表示對特朗普強勢關稅政策的不信任。
▲商務部。
特朗普不是神仙
沈逸說,特朗普不是神仙,沒法改變經濟、貿易和金融的客觀規律。更加重要的是,特朗普本人的知識體系與認知結構的缺陷,再度暴露無疑:“他根本分不清2025年的美國和2018年的美國,有什么本質性的區別?!?/p>
貿然啟動的全面關稅大棒,不僅對經濟產生了衝擊,而且顯然是綁定了特朗普個人政治聲譽的豪賭。但顯然,第一波下去,在最關鍵的中國方向,出現的是特朗普團隊最不希望看到的強勢反彈。這種反彈會讓特朗普政府陷入尷尬的境地:如果硬撐,大概率其他國家和地區,會采取實質性的跟進措施,形成更大的壓力;如果不硬撐,馬上改,不說美國國內政治會怎么反彈。而且,美國各種美國經濟即將或者正在面臨衰退威脅的信息,正在持續不斷地涌現。
美國經濟衰退信息正續不斷涌現
沈逸認為,和美國不同,中國對于回應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是有充分準備的;無論是政策工具的完善,還是心理與認知層面的準備,都在這一輪的強勢反應中,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展示。
“現在球已經踢回到美國一側,是選擇理性反應,確保不要讓美國經濟面臨某種斷崖式下挫的風險,還是為了特朗普的臉面,繼續堅持強硬最終交換某種無法挽回的長期重挫,甚至提前引爆一場比肩2008年的危機,選擇權在白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