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紐約時報:特朗普大范圍的加征關稅和不確定性,讓企業失去了將供應鏈移出中國的動力

    發布時間:2025-04-10 16:09

    美國對亞洲國家征收的高額關稅,對那些在全球貿易動蕩中不敢輕舉妄動的公司來說,中國變得更具吸引力。

    盡管特朗普對中國加征了更多關稅,但他對亞洲各國的一連串貿易征稅以及下一步舉措的不可預測性,反而促使一些公司繼續留在中國,這與他最初的設想完全相反。

    特朗普

    特朗普8日在白宮簽署行政命令。(美聯社)

    與他第一個任期不同,這一次特朗普對中國發動關稅攻勢的同時,也對幾十個其他國家征收高額進口稅,其中包括一些在中美前一輪貿易戰中成為替代選項的亞洲國家。

    這些國家曾被企業用來繞開對華關稅、減少供應鏈中斷。

    但對一些公司來說,這些所謂的“對等關稅”,卻使中國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生產和采購地。

    關稅變化,削弱了將生產或采購多元化至越南、印度或其他亞洲國家的動力。

    此外,上周關稅宣布后帶來的混亂,使公司對大幅調整供應鏈更加謹慎。面對不斷變化和無法預測的局勢,企業傾向于選擇熟悉的路徑:繼續與中國供應商或制造合作伙伴維持長期關系。

    丹佛的竹纖維床品制造商MOSO Pillow創始人特拉維斯·盧瑟表示:“現在所有人的策略就是留在中國,讓中國繼續發揮作用?!?/p>

    盧瑟本周參加了一場面向美國創業者的會議。他表示,自己和其他與會的企業主,并未投入時間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或籌劃撤離中國。

    相反,他正與中國的商業伙伴合作,尋找降低成本或開發新產品的方法。成本優勢只是中國成為首選制造地的原因之一。

    盧瑟說:“現在大多數人選擇中國,根本原因已經不是因為便宜,而是中國擁有非常先進的制造和工程工藝?!?/p>

    特朗普表示,關稅將有助于把制造業帶回美國,但這一目標仍難以實現。

    目前,美國大多數工廠在制造能力、產能和速度方面都無法與中國匹敵,即便關稅削弱了中國的成本優勢。

    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隨著貿易緊張局勢升級,許多美國和跨國公司選擇將部分生產轉移出中國,轉向一些關系沒那么緊張的國家。

    但對多數企業來說,美國并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更換供應商是一個困難、昂貴且耗時的過程。盧瑟表示,一名顧問告訴他,如果要在美國建設一個竹纖維種植和加工廠,成本至少要600萬美元。

    而在等待幾年時間讓竹子生長的過程中,他仍然得支付進口中國竹纖維的關稅。

    將整個供應鏈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需要時間和資金,企業并不愿意在政府政策走向不明的情況下進行這樣的投入。供應鏈映射公司Exiger的全球風險與合規負責人基特·康克林說:“這就像戰爭迷霧,但這是貿易戰的迷霧。政府必須給出政策上的確定性,產業界才能作出反應?!?/p>

    一家國際合同制造商的高管表示,面對美國看似隨意的決策,企業無法就是否應將業務轉移出中國作出任何長期決定。

    這位因中美關稅問題的敏感性而要求匿名的高管說:“游戲規則似乎每天都在變。我們感覺除了保持現狀別無選擇?!?/p>

    幾年前,美國和跨國公司開始將部分生產從中國轉移出去,許多中國工廠主也在亞洲鄰國或墨西哥開設了新工廠。這是為了通過關稅較低的國家重新分流部分商品。

    但據日本投資銀行野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近期對約60個國家加征的新一輪關稅,包括對越南征收46%、對泰國征收36%、對印度征收27%的關稅,“大大削弱”了工廠轉移出中國的動力。

    野村證券指出,盡管中國仍面臨更高關稅所帶來的重大挑戰,但“對中國競爭對手的關稅,可能意外地保住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咨詢公司負責人薩拉·馬西專門為美國企業提供對外貿易建議。她表示,當全球各地關稅都很高時,人們往往會傾向于維持現狀。在制造業中,中國就是那個“現狀”。

    馬西說:“如果所有人都受到沖擊,那確實會讓企業停止去尋找新的方案。因為人們會覺得,至少我們知道這個供應商能提供什么,關稅出臺之前我們對他們也很滿意,那為什么不繼續合作。但他們是否還能以同樣的成本維持合作,那是另一個問題?!?/p>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