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正值大閘蟹當造季節,不少人已大快朵頤。但若吃錯部位,隨時把細菌及排泄物吃進肚子里!掌廚逾30年的大廚鄭偉雄師傅接受《星島環球網》訪問指,大閘蟹有4大部位相當寒涼及骯臟,進食前宜移除。他教安全食用大閘蟹、拆蟹方法,以及辟腥驅寒煮蟹方法。
大閘蟹種類|2招分大閘蟹公母 10月宜吃哪種蟹?
10月宜吃蟹公還是蟹母?大廚鄭偉雄師傅早前接受《星島環球網》訪問指,傳統有“九雌十雄”說法,即是農里9月宜吃大閘蟹母(母蟹),10月則適宜吃大閘蟹公。由于大閘蟹的蟹母比公更快成熟,可以吃到的蟹膏會更多。
如何分辨大閘蟹公母?鄭偉雄師傅表示,可用2個方法識別,那就是蟹肚和蟹膏:
1. 憑蟹肚辨識
蟹公腹部:較尖
蟹母(母蟹)腹部:呈圓形
2.憑蟹膏辨識
蟹公蟹膏:
屬于軟膏,白油白膏較多,比較香甜。
沒有蟹黃,蟹膏為精囊的精液。
蟹母(母蟹)蟹膏:
屬于硬膏,呈橙紅色,俗稱“紅膏”,味道像蛋黃。
即是“蟹黃”,為蟹母的卵巢卵細胞。
大閘蟹禁忌|吃蟹4大部位等于吃細菌屎尿?
大閘蟹哪個部位不宜食用?鄭偉雄師傅受訪指,吃大閘蟹前必須清除4個部位,否則會吃下細菌和微生物,而且越吃越寒涼。
4個最寒涼最臟,毒性最高的部位,忌吃原因如下:
1. 蟹腸:蟹的消化系統,藏有排泄物,十分臟。
2. 蟹心:比較寒涼,進食后會寒上加寒,容易引致腸胃不適,不宜食用。
3. 蟹胃:蟹的消化系統,呈三角包狀,藏有排泄物,十分臟。
4. 蟹腮:蟹的呼吸器官,有過濾水質作用,因此藏有很多病菌和微生物,易匿藏寄生蟲。
拆大閘蟹方法|移除蟹腸/蟹心/蟹胃/蟹腮步驟
怎樣拆大閘蟹,以避開髒物及最寒涼部位?怎樣可以拆出更多蟹肉,好好品嘗?鄭師傅受訪指,拆蟹前,需要預備蟹剪及2枝蟹鉗,然后按以下步驟拆蟹:
拆蟹肉
剪蟹腳,于連系蟹身及蟹腳的關節對外的位置落刀,剪蟹腳中間的關節,將蟹腳一分為二,用蟹鉗推出蟹肉。品嘗蟹膏后,把蟹身垂直剪開一半,剪走沿著最近蟹身的腳關節位,將已分為兩份的蟹身呈水平剪開,用蟹鉗挑出蟹肉,吃得更干凈,不用邊吃邊吐蟹殼
烹調大閘蟹|配搭2大材料煮蟹 辟腥驅寒解毒性
除了要知道吃大閘蟹,烹調方法也十分重要。鄭偉雄師傅受訪指,若在家中烹調大閘蟹,建議用清蒸方法,并配搭2種材料,去腥驅寒解毒性。材料做法如下:
材料:
大閘蟹2只、紫蘇葉5克、姜片2片
制法:
用牙刷清潔大閘蟹表面。
把蟹反轉,蟹腹向上,鋪上紫蘇葉及姜片。
水沸后,用大火蒸蟹15至20分鐘即成。
更多健康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患糖尿不宜飲淮山薯仔湯?煲湯忌加19種食材,推薦9種湯料控制血糖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