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2024年投資什么好?大摩列十大投資主題,這板塊值得關注!

    發布時間:2024-01-08 09:26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則總結了2024年十大投資主題,并認為今年市場將由“題材逆轉”和“AI普及”兩大主線推動。另一方面,美股三大指數在2024年首周全線下跌,其中標普500指數一周累跌1.52%,為過去10周以來首次下跌,同時結束了近20年來最長的連升走勢;納指一周更累跌3.25%,創3月10日以來最大單周跌幅;而美國國債和企業債均創10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金融

    大摩提出兩大投資主線

    大摩策略師指2024年有兩大值得關注的投資主線,即“題材逆轉”和“AI普及”,貫穿了該行列出的10大主題的關鍵趨勢,以及可能對投資組合產生影響。

    大摩表示,梳理了過去100年中出現的70個投資泡沫,并仔細審視泡沫前3年和后3年股市的表現,發現市場邏輯非常容易預測。其中1月份是最頻繁出現反轉的月份,尤其是前一年漲跌幅超過20%的題材最容易反轉。從2019年的中國科技和生物醫藥股,到2021年的電動車,再到2022年的SaaS都是典型例子,至于2023年大漲的AI和減肥藥板塊,則可能會上演類似的劇情。

    不過,大摩認為隨著開源模型的改進,推理成本將會下降,AI會進一步滲透到更多地區和行業,影響所有終端市場,因此應用層面的公司將有望從中獲益。而在AI助力下,重大科學突破的頻率正不斷提高,例如核聚變、天氣預報、材料科學和抗生素創新等,相信類似情況會在2024年持續。

    以下則為大摩列出2024十大投資主題:

    1. 日本及印度崛起:持續的再通脹和宏觀層面不斷提高的生產率,將推動日企盈利能力改善,預計2025年日股ROE將達12%。

    2. 美股可能出現調整:2023年美股流動性超出預期,但充裕的流動性料在2024年消失,并導致美股欠佳。

    3. 并購和IPO市場復蘇:從歷史周期判斷,經過數十年最低迷的一年后,并購和IPO市場即將觸底反彈,預計到2025年底交易額將恢復至2023年低位的200%。

    4. 極端天氣和地緣政治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正在加劇,可能推高全球氣溫及打擊作物生產。同時,胡塞武裝襲擊商船導致紅海航線受阻,船只被迫改道令運價飆升,導致歐洲通脹可能重新回升。

    5. 可再生能源復蘇:預計到了2030年,太陽能和風能消耗量料增兩倍至30%,而可再生能源整體佔比將達45%。

    6. 碳捕集技術普及:世界上最大的碳捕集基地每年只能清除大約70分鐘的人類排放物,因此擴大有關技術規模的必要性正在創造投資機會。

    7. 中國汽車電池行業價格戰持續:汽車行業電氣化進度或不及預期,產能過剩和高庫存意味著中國汽車電池行業的價格競爭可能會持續下去。

    8. 邊緣AI崛起,應用層面大爆發:隨著消費類邊緣設備在處理、內存和電池方面的改進,2024年將有更多催化劑促使邊緣AI迎頭趕上;AI產業的重點也將從訓練轉向推理,市場正等待殺手級應用的出現。

    9. 金融科技整合與代幣化回歸:新興銀行過度擁擠的領域會出現整合浪潮,加密貨幣價格上漲可能促使企業重新開始代幣化試驗。

    10. 生物制藥領域繼續突破:在2023年對GLP-1減肥藥的炒作后,2024年AI在醫療領域的新突破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例如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等。

    七大科技股蒸發逾4,000億美元

    另一方面,以市值計算,全球股市蒸發了約2萬億美元,債市亦跌去1萬億美元。至于包括蘋果(AAPL)、微軟(MSFT)、Alphabet(GOOG)、Meta(META)、亞馬遜(AMZN)、英偉達(NVDA)及特斯拉(TSLA)在內的七大科技股,本周市值亦合計蒸發逾4,000億美元,整體股價幾乎回吐了12月所有的升幅。

    相反,所有期限的美債息率均見上揚,其中10年期國債息率回升至4.046厘;30年期美債息率更升近16個基點至4.2厘,為2011年以來開年第二大漲幅;兩年期美債息率亦升13.5個基點,是2005年開年以來最大漲幅。

    過度憧憬減息成“隱患”

    對于上述有關情況,除了因為過熱的就業數據及聯儲局會議紀錄沒有預期般“鴿”外,市場認為市場過度憧憬減息的交易成為了2024年回調的“隱患”。

    FBB Capital Partners研究總監Michael Bailey認為,投資者之前沾沾自喜,期待著通脹回落、就業穩定增長及盈利增長,但本周市場表現已讓一些多頭閉嘴。德意志銀行首席國際策略師Alan Ruskin亦表示,人們希望抓住所謂的巨大變化,擺脫利率不再上升的局面,雖然這是合理的,但“市場超前了”。

    更多投資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一月效應要來了?專家憂港股續慢熊,美股也有6大隱憂

    簡單就是美!標指ETF年賺26%,跑贏主動型基金狂吸資

    定存攻略|恒生降定存息,港元6個月期降至4厘,低過中銀及渣打

    機管局三跑債券定息4.25厘,匯豐等銀行推認購優惠,豁免多項費用

    強積金3年首賺錢,人均料賺8000元,懶人基金回報高近15%

    港股頹廢四年,明年買狗股求翻身 物極必反,10大勇者撈貨名單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