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男子吃菜后終生洗腎保命,做漏1步驟出事,附蔬菜焯水指南

    發布時間:2024-03-22 14:18

    吃菜也會導致洗腎? 內地寧波一名60歲男子進食菠菜后全身乏力,求醫后發現患急性腎損傷,需要終生洗腎保命。 醫生指,該男子煮菜前做漏1步驟,導致進食后腎臟受損,醫生也提醒,不妥當處理5種菜,引發腎病風險較高。

    2

    吃菜后全身無力 揭患腎病須一世洗腎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寧波一名60歲李姓男子日前突然出現全身無力、食欲不振、惡心及嘔吐等癥狀,求醫后發現其血中肌酸酐異常升高,被診斷為急性腎損傷。 雖然他本身有慢性腎臟病病史,但病情相對穩定,早前復診時腎功能也顯示正常,且未使用特殊藥物。

    經抽取腎臟組織穿刺檢查后,發現李男的腎小管內出現多處大小不一的圓盤狀結晶,后來被確認為草酸鹽晶體,確診草酸鹽腎病。 

    煮菜前做漏1步驟出事 5種菜同樣高風險

    寧波市第二醫院腎內科醫生周芳芳表示,李男病發前曾進食大量生炒菠菜,推測可能是導致草酸鹽腎病的主要原因。 周醫生提醒,若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高草酸食物,草酸會在人體內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過量的草酸鈣可能導致急性腎小管間質損傷。

    此情況容易發生于已有基礎疾病或腎臟問題的患者上。 周芳芳醫生提醒,有5種蔬菜草酸含量相對較高,進食時需注意份量,并采用適當的烹調方法。

    1. 菠菜

    2. 莧菜

    3. 馬齒莧

    4. 芥菜

    5. 香椿

    周醫生指,以上蔬菜最佳烹調方法是:烹調前先焯水,利用草酸易溶于水的特性,有助于去除大部分草酸。 他提醒,慢性腎病患者及腎結石患者都不應攝取過量草酸,否則會令腎臟負擔增加,甚至在體內形成草酸鈣結石,導致腎臟阻塞和受損,這兩類人平時也應該遵循低草酸、低脂、正常鈣的飲食原則。

    煮3種蔬菜一定要先焯水?否則可致癌?

    根據湖北省人民政府資料,炒3種蔬菜前必先焯水,否則會健康的蔬菜也可能會變成“毒物”,甚至有致癌風險。 焯水的烹調方式不僅能去除食物的有害物質,還能減少烹飪時間,并保留蔬菜中的營養物質。

    1. 香椿

    可能含有有害物質:亞硝酸鹽

    香椿的營養價值遠高于其他蔬菜,但在烹飪之前,建議先進行焯水的步驟。

    香椿中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雖然并未達到中毒程度,但對于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年長者而言,消化能力和代謝能力相對較弱。

    如果香椿中的硝酸鹽含量較高且大量食用,就容易在體內轉化為亞硝酸鹽,進而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增加致癌的風險。

    烹調方式:

    食用前要先焯水:將香椿放入滾水中煮滾,焯約1分鐘后撈起,可除去三分之二的亞硝酸鹽及硝酸鹽。

    要吃芽:購買香椿時要盡量選擇紫紅色的嫩芽,有害物質含量少,抗氧化物質含量多; 而香椿葉中有較多硝酸還原酶,可將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因此最好少吃。

    趁早吃:香椿存放時間越長,有害物質含量越高,所以要吃新鮮的香椿芽。

    其他高亞硝酸鹽食物:西芹、萵苣

    注意事項:放置越久,含量越多,因此除了焯水,還要保證新鮮。

    2. 菠菜

    可能含有有害物質:草酸

    雖然菠菜營養豐富,但它含有相當多的草酸,每100克菠菜約含有700毫克的草酸。

    食用高草酸含量的食物時,常有一種澀味。

    過量攝取草酸會與體內的鈣離子結合形成草酸鈣,不僅影響鈣的吸收,還增加結石風險。

    草酸可以溶于水,所以用水焯過可以去除菠菜中大部分的草酸。

    烹調方式:

    烹飪前先用滾水焯過。

    其他高草酸食物:莧菜、茭白和竹筍

    注意事項:尤其是對于有結石風險的人來說,最好在食用前先用滾水焯過。

    3. 鮮金針

    可能含有有害物質:秋水仙堿

    鮮金針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堿的物質,含有一種名為秋水仙堿的物質,經消化后可能轉化為有毒的二秋水仙堿,攝入過量會引發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

    因此,最好選擇干金針菜食用,如果想食用新鮮金針,可以在食用前摘去花蕊,然后將其放入開水中燙水十幾秒鐘,隨后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以上,以降低其毒性。

    其他高草酸食物:西蘭花、椰菜花等

    注意事項:西蘭花、椰菜花的外形特殊的蔬菜較難清洗。 在使用之前,最好先用鹽水浸泡半小時,然后燙水,這有助于去除灰塵和農藥殘留物。

    焯水要用冷水/滾水?

    湖北省人民政府又指,不同食材的焯水方法可分為2種,以及焯水時要注意4大事項。

    焯水方法1. 冷水鍋焯燙

    將食材和冷水一同放入鍋中,待水煮滾或至半滾狀態時撈出。

    適用蔬菜:苦澀味道較重的根莖類蔬菜,例子:竹筍、薯仔、準山、蘿卜等,

    好處:減少烹調時間,減輕苦澀味道

    同樣適用于:豬肉、羊肉、牛肉等肉類。

    好處:有助于去除血水和腥味

    焯水方法2. 沸水鍋焯燙

    將水煮沸后,將食材放入鍋中,迅速翻動并及時撈出,以保持原料的色澤、口感和嫩度。

    適用蔬菜:體積較小、水分較多的蔬菜

    例子:油菜、菠菜、豆芽、芹菜、西蘭花

    好處:可以減少可溶性維他命的流失。

    同樣適用于:血水較少、異味較淡的海鮮和肉類。

    焯燙4大注意事項

    1. 避免時間過長,講究寬水旺火快進快出,以減少營養素的流失。

    2. 焯滾時若能整棵焯滾,就不要切成小塊。

    3. 想保持蔬菜的翠綠色澤,可以在焯燙時加入少量鹽和油,以防止氧化酶破壞葉綠素。

    4. 想保持蔬菜爽脆口感的話,可以在焯滾后迅速放入冰水中冷卻,然后再進行其他烹調。

    出煙才放食物易致癌? 3大錯誤烹飪習慣易傷身

    另外,湖北省人民政府表示,常生活中還有一些錯誤的烹飪習慣,也會成為健康威脅,以下3大錯誤習慣易傷身:

    習慣1. 鍋出煙后才放食物

    許多人在烹飪時會等到鍋子出煙才放菜,然而這樣的做法并不正確。

    現今使用的食用油多為精煉植物油,即使加熱也不容易冒煙,當鍋子冒煙時,油溫已經達到200°C甚至更高,使用這樣的油炒菜不僅會導致食物營養的流失,還可能產生致癌物質如苯并芘和丙烯酰胺,增加罹患癌癥的風險,特別是肺癌。

    建議在烹飪時,最好先熱鍋后加入食用油,待油稍微加熱幾秒鐘后就可以下鍋炒菜。

    習慣2. 不清洗鍋子就繼續炒菜

    許多人在烹飪時經常會不清洗鍋子就繼續炒菜,例如在炒雞蛋后,不清洗鍋子就直接繼續炒青菜,甚至將炸過的油保存下次使用。

    雖然鍋的表面看似干凈,但表面可能會殘留一些食物殘渣,再次高溫加熱的時候,就容易燒,更可能會產生苯并芘,屬于致癌物的一種。

    習慣3. 放鹽的時機不當

    鹽是一道菜的重要調味品,放鹽的時機非常重要,適時放鹽可以使菜餛飩更美味,也能避免使用過量的鹽,對健康有益。

    有些人習慣在菜肴剛下鍋時就放鹽,而有些人則在起鍋前才放鹽,然而不同的烹飪方法和食材需要不同的放鹽時機,無法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炒蔬菜時應在出鍋前放鹽。 如果鹽放得太早,蔬菜會釋放過多的水分,且營養成分也會流失。 然而,對于一些硬質蔬菜如薯仔、紅蘿卜和白蘿卜等,這些蔬菜在炒熟后才需要加鹽。

    更多食品安全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2024最多農藥蔬果,草莓再奪冠!1款早餐水果最干凈

    梅菜扣肉原料竟是淋巴肉?含大量毒素脂肪瘤,你還敢吃嗎?

    3種早餐毒素高?6大超毒食物,增中風致癌風險

    洗菜放鹽越洗越毒!2招洗走77%農藥,8類蔬果洗法大不同

    10種水果最干凈最少農藥,梨火龍果上榜,抗發炎增強免疫力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