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每年200萬人懶惰死?醫生揭懶做6大行為超傷身

    發布時間:2024-11-03 16:59

    每年竟有200萬人因懶惰而死亡?有醫生表示,有6種常見的生活行為或習慣,恐容易“懶出病來”,增加患上癌癥、腎病、中風,甚至腦退化癥的風險!

    每年200萬人懶惰死?

    每年200萬人懶惰死?懶做6大行為超傷身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表示,世衛曾指出全球每年約有200萬人因缺乏身體活動而死亡,當中涉及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病和癌癥等。洪永祥醫生指,以下6大懶惰習慣最傷身:

    6大傷身懶惰習慣:

    1. 懶得上廁所

    · 影響: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道疾病,嚴重感染甚至會誘發腎炎,恐導致尿毒癥、膀胱癌。

    2. 懶得喝水

    · 影響:如果人體逐漸習慣缺水的癥狀,如口渴、頭痛、心悸、倦怠感等,會變成隱性缺水人,腎臟功能與心肝脾肺腎代謝免疫神經功能,都會逐步慢性衰退中,恐危及生命。

    3. 懶得下廚

    · 影響:長期依賴高油、高鹽與高糖的外賣,身體容易缺乏膳食纖維,容易導致肥胖,也會刺激腸胃,甚至增加大腸癌風險。此外,許多外賣會用膠袋盛裝熱食,可能有塑化劑溶出的疑慮,對人體造成傷害。

    4. 懶得活動

    · 例子:下班后只想躺在沙發上。

    · 影響:約有6%冠狀動脈心臟病、7%第二型糖尿病,以及10%乳癌與大腸癌,都是因活動量不足導致肥胖所致。

    5. 懶得用腦

    · 影響:使腦部退化快,不僅記憶力變差,引起腦退化癥的風險也會提高。

    · 相關研究: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都可降低罹患腦退化癥的風險,其相對風險下降近5成。

    · 建議:應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增強腦細胞間有效的神經連結,并儲備大腦認知功能。

    6. 懶得體檢

    · 影響:許多重癥或癌癥患者都在出現癥狀時才檢查,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 建議:40歲以上者要記得要定期體檢,“千萬不要懶出一身病來”。

    每周需多少活動量保健康?做甚么運動最見效?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研究發現,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缺乏身體活動,如果情況持續,2030年將會有35%的成年人比例未達到建議的身體活動水平,更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風險因素。香港衛生署的調查發現,于15歲或以上人士中,有近15%的人士指出自己每天平均有10小時或更久的時間坐著或斜躺著。

    對18歲及以上(包括患有慢性病或殘疾的成年人而言,世衛對他們的體能活動量有以下建議:

    · 應每周進行最少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如急步行、踏單車等)

    · 或最少75-150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如跑步、登高或爬山、跳繩等)

    · 或最少相等于混合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模式的時間

    · 及每周有2天或以上進行中等或更高強度,針對所有主要肌肉群的強化肌肉活動(如掌上壓、引體上升、蹲、提腿及平板支撐等)

    65歲及以上(包括患有慢性病或殘疾)長者的活動量建議:

    · 每周有3天或以上,進行多種著重平衡和力量訓練的中等或更高強度體能活動,以提升身體功能和預防跌倒

    · 將每周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增加到300分鐘以 上

    · 或進行150分鐘以上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

    · 或相等于混合中等和劇烈強度活動模式的時間

    更多運動的正確打開方式,盡在星島環球網:

    女子減肥不節食,只做這運動3個月減7kg,脂肪肝腎石全消失 

    港男中風常做1運動,2月后自由走動,專家教運動4大秘訣

    男子做1種運動,3個月逆轉糖尿??!醫生列5大好處,有效降血糖 

    做運動易引發小腸氣?2部位疼痛恐患疝氣,7種運動風險高

    女性更易骨質疏松?常飲咖啡風險高?專家推薦2類運動健骨防骨折 

    3大補腦運動有效提升記憶力,最快3個月見效!60歲以上最明顯 

    資料來源:《健康好生活》、世界衛生組織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