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秋冬,天氣轉涼,日夜溫差漸大,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有醫生推薦4種護心食物,可預防中風、心臟病,其中一種更是“血管清道夫”!
秋冬天氣易誘發心血管病
神經外科醫生謝炳賢在Facebook專頁指,轉季要特別留意長者或有心血管病史的人士。他指出,秋天是由炎熱的夏天轉入寒冷的冬季之過度期。這也代表溫差越來越大,較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在港人主要死因中,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為第3及第4位。中風患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至于心臟病,則為香港男士的頭號殺手之一,在2022年有3,874名男性登記死亡個案是死于心臟病。
4大食物護心通血管 防中風心臟病
神經外科醫生謝炳賢指出,進入秋冬,高風險人士一方面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外,另一方面可多吃4種食物護心:
1. 牛蒡
· 營養:含豐富膳食纖維及礦物質
· 膳食纖維功效:纖維有助維持血脂健康,幫助排除體內廢物,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排便順暢。
· 礦物質例子:鉀、鈣、鎂、鋅等
· 礦物質功效:有良好抗氧化能力,有助調節血壓,支持心臟功能。
2. 洋蔥
· 營養:含大蒜素、槲皮素等天然植化素,并含豐富膳食纖維。
· 植化素功效:具有優質抗氧化力和抗發炎作用,有助保護血管健康,維持正常血液循環。
· 纖維功效:有助降低血脂、穩定血糖。
3. 茄子
· 營養:維他命P、膽堿及多種礦物質。
· 功效:維持微血管韌性和彈性,有助平穩血壓、降低膽固醇,有“血管清道夫”之稱。
· 食用建議:水溶性維他命較多,不宜用高溫煮太久或油炸,避免營養流失。
4. 蘿卜
· 營養成分:維他命C、B及膳食纖維等
· 功效:增強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
· 營養成分:鉀元素
· 鉀功效:有助調節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
秋冬小心中風心肌梗塞 頭痛是癥狀?
若血管健康情況惡化,有可能會引致中風和心肌梗塞,威脅性命。一旦中風或患上心肌梗塞,會出現甚么癥狀?
中風11種常見癥狀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中風患者一般會出現以下癥狀:
·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半身不遂、言語不清或失去說話能力、嘴歪、眼斜、視力模糊不清、吞咽困難、頭部劇痛、行動不穩或跌倒、大小便失禁、流口水,嚴重者更可能會昏睡,甚至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癥狀
根據醫管局資料,急性心肌梗塞的癥狀包括:
· 胸部疼痛或不適、有時會延伸至下顎和左臂疼痛、冒汗、呼吸困難、消化不良、頭暈、心臟驟停。由于心肌梗塞是一種可以危及生命的疾病,因此,一旦出現癥狀并懷疑急性心肌梗塞,就要盡早接受治療。
更多健康養生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男子低脂飲食狂減10kg,竟患嚴重脂肪肝,醫生揭少吃1類食物出事
資料來源: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獲授權轉載)、衛生署、醫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