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不煙不酒患癌個案上升,醫生教4招防毒防癌,必吃1類蔬菜

    發布時間:2024-11-26 13:55

    不煙不酒也患癌的個案越來越多,原因是什么?有醫生指,日常生活中隱藏不少環境毒素,包括塑化劑,容易令身體累積毒素,增加致癌風險。她教4招遠離毒物,推介1類排毒力超強的蔬菜!

    4招遠離毒素 必吃1類蔬菜排毒

    醫生陳欣湄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有好朋友一直不煙不酒,周末還經常爬山,生活健康,但最近卻在例行檢查中驗出患上早期乳癌。她指出,近期不時出現病人不煙不酒卻患癌的病例,這可能與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塑化劑、異種雌激素和內分泌干擾物(EDC,存在于塑膠制品、化妝品,甚至食物等)等環境毒物有關。其中,EDC更可能增加患上乳癌、前列腺癌和不孕癥等風險。

    到底,在日常生活中可如何遠離這些環境毒物?

    1. 宜選有機蔬菜

    · 好處:有機蔬菜在種植及生產加工過程中,絕不使用農藥

    · 農藥壞處:不少農藥、殺蟲劑等含有內分泌干擾物,誤攝取恐影響健康

    · 建議:如無法食用有機蔬菜,可在洗菜時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有助降低一般蔬菜的農藥比例

    2. 慎用塑膠容器

    · 注意事項:避免盛裝熱、酸或油膩的食物

    · 常見膠袋例子:HDPE和PP容器適合裝熱食,但溫度不宜超90°C;LDPE則更不耐熱(HDPE、PP及LDPE均為常見塑膠材質)

    · 建議:宜自攜“不銹鋼、玻璃或陶瓷容器”使用,可以降低暴露風險

    3. 慎選香氛產品

    · 原因:部分加入香氛的產品,如洗衣精、洗碗精和沐浴露,都會運用到“定香劑”,有機會是塑化劑的來源之一

    · 建議:選擇香味較淡或不會維持太久的產品,可以降低接觸的風險

    4. 多喝水、多排尿、少便秘

    · 原因:由于塑化劑在人體內的代謝主要在72小時內進行,85%的代謝產物會透過糞便排出,其余部分則透過尿液排出。因此,保持良好的排便和排尿習慣,有助于減少毒素在體內的積累

    · 建議: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椰菜和白蘿卜等)中的某些成分,亦有助于促進排除塑化劑;也能透過運動排汗減少毒素累積

    陳欣湄醫生指,若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練的應用上述原則,就可以大幅遠離生活中隱藏的塑化劑跟毒物。

    8種日用品含塑化劑 患乳癌率增80%?

    何謂塑化劑?根據食安中心資料,塑化劑(又稱增塑劑)是用來加入硬塑料等物料中,使更具彈性和耐用。廣泛用于多種工業和消費產品,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產品,當中有些用于食物接觸物料。

    鄰苯二甲酸酯類是最常見的塑化劑,通常用于制造以下產品:

    · 日常用品:衣服、化妝品、香水、食物包裝、玩具,以及乙烯基產品(例如地板、浴簾、雨衣)

    · 醫療用品:輸血袋、輸血管、靜脈注射液袋、靜脈注射液管和其他醫學器材

    · 其他用途:建筑物料、潤滑油、溶劑和清潔劑。

    長期接觸塑化劑可致癌嗎?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在2011年指出,導致DEHP(其中一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在大鼠或小鼠多個靶組織(例如肝臟和睪丸)引發癌癥的機理,不排除也會發生在人類身上,于是把DEHP評估為第2B組物質(或可能令人類患癌)。

    另外,臺灣中研院亦曾于2014年發布一項追蹤11,923名女性達20年的研究報告,證實經常接觸塑化劑產品、暴露于塑化劑的女性,患乳癌風險比一般人高90%。

    更多防癌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香港10大癌癥新排名!乳癌首超大腸癌排第2,推薦12種防癌食物

    何時運動最防癌?8萬人研究揭2時段做運動,最有效防大腸癌

    癌癥年輕化可避免?9招防癌癥早發,睡眠不足增患4類癌癥風險

    5大超級防癌食物,打造不易患癌體質,4種魚防癌更防腦退化

    一年2000萬人確診癌癥!癌癥名醫推薦3大防癌飲品

    資料來源: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獲授權轉載)、香港食安中心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