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li>
  • <li id="oo0oo"><tt id="oo0oo"></tt></li>
    <li id="oo0oo"></li>
  • 防腦退化|醫生推薦10大護腦食物,這面包可改善記憶

    發布時間:2024-12-05 13:49

    港府估計,香港有10萬人患腦退化癥(認知障礙癥),并有明顯上升趨勢!吃什么有效預防?有神經科醫生推薦10大護腦食物,有效預防腦退化癥,改善記憶力,其中包括1種面包。

    腦退化

    防腦退化|10大護腦食物 這面包可改善記憶

    神經內科醫生謝珮甄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出,飲食中有部分食物有助維持記憶力,并可減少腦部受一些自由基氧化。

    要預防腦退化癥,她推薦“麥得飲食法”(MIND),是結合“地中海飲食法”(Mediterranean Diet)和“得舒飲食法”(DASH Diet)的飲食模式,主要目的是幫助維護腦部健康、減少阿茲海默癥和其他認知退化的風險。

    “麥得飲食法”的重點是針對某些對大腦有益的食物,以提升大腦功能,保護神經健康,其中建議多吃以下10類食物:

    “麥得飲食法”防腦退化癥食物

    1.綠葉蔬菜

    食物例子:菠菜、羽衣甘藍

    建議:每天至少吃1份

    2.堅果

    食物例子:杏仁、核桃

    建議:每天吃一小把堅果

    3.漿果類

    食物例子:藍莓、士多啤梨

    營養:富含抗氧化劑

    建議:每周至少吃2次

    4.豆類

    食物例子:扁豆、黑豆、紅豆

    建議:每周至少吃三次

    5.全谷物

    食物例子:燕麥、全麥面包

    建議:每天三份

    6.魚類

    食物例子:富含Omega-3的魚類,例如三文魚、沙甸魚。

    建議:每周吃1至2次

    7.家禽類

    食物例子:雞肉和火雞

    建議:每周至少吃兩次

    8.橄欖油

    建議:作為主要的烹飪油脂

    謝醫生提醒,除了可以多吃以上10種護腦食物,還可以透過控制體重、進行適量運動、補充充足水分、多社交和學習,以預防腦退化癥。

    防腦退化|避免5類傷腦食物 高糖飲食增風險

    要改善大腦健康,除了多吃以上10類食物,謝醫生也提醒,要避免經常進食以下5類傷腦食物:

    紅肉:減少攝取,特別是加工紅肉

    牛油或人造牛油:建議減少使用,每天不超過一湯匙

    乳酪:盡量減少進食

    高糖飲食:例如糕點和糖果

    油炸食物:少吃高熱量的油炸食物

    腦退化癥癥狀|早/中/晚期征兆大不同

    根據食物及衛生局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估計香港認知障礙癥患者人數達100,000人。雖然沒有定期統計在私營界別確診的認知障礙癥患者人數,但公共醫療系統錄得的數字,已清楚顯示上升的趨勢。

    據香港醫管局資料,香港70歲或以上長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患上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1. 早期癥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癥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

    失去短期記憶

    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

    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

    學習新事物及跟隨復雜指令感困難

    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癥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

    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

    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

    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癥狀(第5年后)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

    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

    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

    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

    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

    生理時鐘混亂

    更多健康養生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大雪節氣養生 | 肺/腎/腸胃易不適,中醫推薦12款湯水食物

    午睡超過這時間恐肥胖/高血壓,中風率高37%!飯后勿立即睡?

    60歲婦患胰臟癌晚期,做3件事7年不復發!必飲1款湯

    改善肝硬化|惡化恐變肝癌,醫生推薦4種食物讓肝臟“變軟”,這蔬菜更降膽固醇 

    研究揭吃飯1習慣,患脂肪肝風險高81%!每周有3次恐中招

    資料來源:神經內科醫生 謝珮甄(獲授權轉載)、香港醫管局、香港醫務衛生局

    熱門文章
    久久五月综合婷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