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腳甲、腳形或膚色的變化,反映不同健康狀況。有專家教觀察腳部出現的7種變化,自測中風、糖尿病、肝腎問題等多種健康風險。
雙腳變化反映健康狀況 中風/癌癥/肝腎問題
根據英媒《Independent》報道,英國皇家足病學院發言人及足病診療師Emma McConnachie表示,足病診療不只是處理趾甲內生、生雞眼或疣,足病診療師還可以透過患者雙腳的跡象,發現各種健康問題。心臟病、中風等嚴重疾病,都可以在雙腳看到征兆。
看腳7大征兆自測健康風險 腳甲/腳趾/腳形
McConnachie指出,足部出現以下7種變化、特征,有機會是一些健康問題或疾病所引發。 如有疑惑,宜求醫檢查。
1. 腳部腫脹或有斑紋
特征:腳踝明顯腫脹或皮膚出現大理石紋,可發生在單腳或雙腳
健康風險:有機會是血液循環問題
建議:冬季氣溫驟降,令雙腳變得冰涼,腳和腿部都要穿上保暖的衣物,以盡量減少這種情況; 如果長時間出現,建議向家庭醫生或足病診療師求助。
2. 腳部感到刺痛或麻木
健康風險:有機會是心臟病、糖尿病或神經系統疾病
原因:疾病、大量煙酒或創傷引起的循環系統問題,導致神經末梢停止正常運作。
注意:若無法判斷自己是否受傷或有傷口,有機會大大增加感染和截肢的風險。
3. 腳部皮膚痕癢
健康風險:有機會是腎臟或肝臟問題、荷爾蒙變化; 或是皮膚問題(真菌感染、腳部缺乏保濕)
其他原因:有機會是某些處方藥物的副作用。
4. 腳趾甲變色
健康風險 :
有機會是外傷:趾甲下流出少量血液
有機會是真菌感染:趾甲呈現啡橙色,通常會變厚和破碎。
有機會是黑色素瘤:任何膚色人種都可能發生,通常會在指甲下出現較深的變色,但不會隨指甲生長; 指甲下的黑色素瘤,占全球所有黑色素瘤的3.5%,其中高達90%發生大拇指或腳趾公。
注意 :
由于腳趾甲平均至少需時6個月才會完全長出來,因此很難判斷痕跡是否在移動。
5. 腳部脫皮或皮膚裂開
健康風險:有機會是身體脫水、血壓或心血管問題、甲狀腺問題,以及牛皮癬等自體免疫疾病
建議:如果使用了保濕產品數星期,脫皮或龜裂的情況仍沒有改善,或者出現痕癢或病變,就要求醫檢查
6. 腳形突變
健康風險 :
有機會是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腳形呈現爪狀
有機會是糖尿病,導致夏柯氏足(Charcot foot)
7. 皮膚反復出現真菌或細菌感染
健康風險 :
有機會是出現治不好的腳甲內生問題
也有機會是惡性貧血或第2型糖尿病
更多健康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不是酒!常喝這飲品恐惹8病上身,易中風患乳癌,患胰臟癌率高22%
女子洗臉做錯1事,螨蟲瘋狂繁殖,1條眼睫毛藏11條蟲!自測生蟲5大癥狀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