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開征關稅可讓聯邦每年增加1萬億美元收益,不但能以此償還國債,甚至能讓民眾免繳部分入息稅,但經濟學家普遍反對這個說法,質疑白宮高估了關稅所得,也忽略了經濟負面影響。
▲白宮官員沙夫在最近的記者會上聲稱,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件征收25%關稅,可能會帶來約1000億美元新收入。 路透社
CBS報道,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在報告中表示,單獨以汽車舉例的話,關稅或能在未來10年帶來6000億至6500億收入,但汽車零售價也會上升13.5%,增幅約在6400美元左右。白宮又向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25%關稅,以及向中國加征20%關稅,這部分將讓民眾每年損失1500議員,一般家庭可支配收入將減少1600至2000美元。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指出,財政部雖然預料關稅可為聯邦每年帶來2萬億美元收入,但假設所有進口產品征稅50%的話,每年進賬最多只有7800億,官方可能夸大了稅收效益。
總統特朗普為替關稅政策凝聚支持,上周曾表示,全國民眾很快就會看到“數十億甚至數萬億美元”的關稅流入美國。白宮官員沙夫(Will Scharf)也在最近的記者會上說,進口汽車和零部件征收25%關稅后,可望帶來1000億美元收益。但熟悉外貿的專家解釋,這些收益只是從美國企業或民眾轉至政府庫房,而不是從海外流入本土,原因是進口商繳納稅款,企業若不愿承擔成本,最終還是會調整零售價格。
研究貿易歷史的學者補充說,聯邦自從1913年設立入息稅以來,便不再以關稅為主要政策,聯邦在上個財政年度共有4.9萬億美元稅收,當中關稅僅佔1.7%。國會研究服務處也表示,過去70年來這個比例從未超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