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病情有不同嚴重程度之分,困擾不少都市人。過往,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由于藥物選擇有限,而且部分患者對傳統濕疹治療方法的成效及副作用了解不足,也會影響患者的用藥取態。隨著藥物技術進步,近年多了不同形式的藥物,有助濕疹患者解困,例如生物制劑、口服藥物 JAK抑制劑。
輕度/中度/嚴重濕疹治療方法 何時要用類固醇?
治療濕疹的方法視乎病情嚴重程度而決定:
輕微濕疹:可以外用類固醇藥膏、外用非類固醇藥膏,例如外用免疫抑制劑 (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外用PDE4抑制劑。
中度至嚴重濕疹的治療:需要使用紫外光燈治療、口服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生物制劑注射、口服JAK抑制劑。
傳統濕疹治療方法
1. 紫外光燈治療
中度至嚴重的濕疹可用紫外光燈治療,透過紫外線的能量,調節皮膚免疫系統,減輕皮膚發炎和痕癢。 每周3次治療以達治療效果,療程可達至數月不等,但長期治療可以增加皮膚癌風險。
2. 口服類固醇藥物
針對濕疹嚴重患者,醫生或會處方口服皮質類固醇,以減低炎癥。 然而,這類藥物有嚴重的潛在副作用,故不能長期服用。
3. 口服免疫力抑制劑
口服免疫力抑制劑,例如環孢素,原理是抑制免疫系統、減低皮膚炎機會。
但是,副作用是可能影響免疫系統、增加嚴重感染、癌癥風險,而且對腎臟及血壓等造成影響。 因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定期抽血監控情況。
新型濕疹治療
1. 生物制劑注射
近年治療濕疹的新型藥物“生物制劑注射”,經由皮下注射,用于治療中度至嚴重的異位性濕疹患者:
能夠針對誘發濕疹的發炎因子白細胞介素-4(IL-4)及白細胞介素-13(IL-13),并調控皮膚的基因表現,令表面屏障得以回復正常,有效改善濕疹癥狀、改善痕癢、改善生活質素。。
適合局部處方治療控制不佳的患者。
生物制劑的副作用較傳統的口服免疫抑制劑少,而較常見的副作用則包括注射部位反應、結膜炎、口腔皰疹。
根據外國研究,逾千名病人當中,有超過一半人于注射生物制劑后16星期內,在發炎范圍及嚴重程度有75%的改善。
2. 口服JAK抑制劑
新一代濕疹口服藥物“口服JAK抑制劑”,屬每天服用一次的濕疹口服藥物,用于治療中度至嚴重的異位性濕疹患者:
濕疹發炎與一種白細胞里的發炎訊號JAK有重要關系,口服JAK抑制劑可以透過中斷JAK的訊號,抑制細胞激酶的活性去控制病情,有效及快速改善濕疹炎癥及痕癢。
藥物一般1至2星期起效,皮膚有機會達至75%或以上的病征改善。
口服JAK抑制劑比傳統口服免疫抑制劑更為有效,但也要監控影響免疫系統等,例如感染等潛在副作用。 使用口服JAK抑制劑前,濕疹患者需接受抽血及X光檢查,了解有否潛伏肺結核感染、乙型及丙型肝炎等疾病。
皮膚科??漆t生 劉顏銘
更多濕疹相關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港女患濕疹全身流膿細菌入血險死,醫生揭3大誤解吁正確用類固醇
干燥轉涼易傷風感冒,防咳嗽濕疹復發,中醫薦28款湯水食材潤肺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