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香港主要的慢性疾病,常見類型包括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和繼發性糖尿病,但你又有否聽過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
全球3億人患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值持續高于正常值,但又未達至糖尿病水平的狀態,俗稱“血糖踩界”。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全球約有3億人口患有糖尿病前期。 如果患上糖尿病前期而又不及早發現和處理,最終可發展成為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沒有明顯病征,常被市民忽略,根據統計數字,約四分之一的糖尿病前期人士可以逆轉情況,使血糖值回復正常水平。 所以,及早正視糖尿病前期,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發病的風險。 糖尿病前期雖然未達至糖尿病標準,但會受不同風險因素影響,最終發展成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血糖值何謂異常?
糖尿病前期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病征,需要進行血糖測試才能發現。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指引,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定義如下:
1. 空腹血糖
正常值應為低于5.6 mmol/L
如介乎5.6至6.9 mmol/L 則為糖尿病前期,7 mmol/L或以上便是患上糖尿病
*空腹的定義為禁食8小時以上
2. 糖化血色素(可反映過去3個月血糖水平)
正常值應為5.6%或以下
如介乎5.7 至6.4%則為糖尿病前期,6.5% 或以上便是患上糖尿病
3.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
正常血糖耐量值應為低于7.7 mmol/L或以下
如介乎7.8至11 mmol/L 則為糖尿病前期,11.1 mmol/L或以上便是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7大警號 易口渴恐是征兆
糖尿病前期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身體警號:
· 經常感到口渴
· 尿量增加
· 食量增加
· 體重減輕
· 身體疲倦
· 視力模糊
· 傷口愈合變慢
糖尿病前期8大高危人士45歲以上風險高
部分因素可以增加患上糖尿病前期的機會,以下人士屬于高危族群:
· 家族有糖尿病史,直系親屬中患有糖尿病
· 45歲或以上
· 肥胖或超重
· 吸煙
· 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
·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
· 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癥的女士
· 長期服用藥物如類固醇
預防糖尿病4大貼士 不宜常吃白面包?
1. 改善飲食
建議奉行低脂肪、低糖、低鹽及高纖維素的飲食原則
減少進食精致淀粉質,如白飯和白面包,可以糙米或全麥面包替代
糖尿病前期患者亦應減少飲酒
2. 控制體重
肥胖可以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市民可以通過預防肥胖去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并保持理想體重。 而身體質量指數(BMI)或腰圍可以作為肥胖癥的指標,市民在家中便可為自己測量, BMI是用來分析體重是否適中的最常用方法。
BMI計算方法是: 體重指標 = 體重(公斤)/身高(米)2
體重指標大過或等于25屬于肥胖
體重指標為23至24.9屬于過重
體重指標為18.5至22.9屬于適中
體重指標少于18.5屬于過輕
注:以上指標為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頒布給亞洲成年人的參考,不適用于18歲以下的兒童或孕婦。
3. 保持恒常運動習慣
定期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建議每星期最少5天進行30分鐘或以上運動),例如急步行、跑步、游水、踏單車、太極等,運動量和強度應循序漸進。
4. 避免吸煙
研究顯示,吸煙會增加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機會。
即使是年輕人亦有機會患上糖尿病前期,特別是本身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族群,由于糖尿病前期一般沒有明顯病征,所以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血糖篩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糖尿病前期,及進行追蹤。
更多健康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降膽固醇吃1蔬菜,比麥皮更有效?推介?9種食物,更護腸/穩血糖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