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記憶力變差!有研究發現,若平日說話出現1種情況,也可能是腦退化先兆??梢栽鯓友泳彶∏??有醫生教3種方法,改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
認知障礙癥癥狀|說話出現1情況 恐是腦退化先兆
內分泌科醫生陳潔雯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認知障礙癥是一種影響記憶力、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疾病,而最常見是阿茲海默癥。認知障礙癥患者在語言表達上常見的問題,包括用詞困難和語速減慢。
語速變慢是腦退化指標?
雖然不少人可能會將尋找字詞困難視為腦退化癥的早期跡象,不過一項在醫學期刊《Aging Neuropsychology and Cognition》(老化、神經心理學與認知)發表的研究顯示,語速的變慢可能是一個更精確評估認知障礙癥的指標。
研究團隊招募125位、18歲至85歲的健康成年人進行測驗,評估他們3種表現:
1.思考速度
2.注意力集中度
3.記憶力
研究人員發現,測試分數較低的人,通常在日常對話中說話也會較為緩慢,圖片命名游戲的表現也相對較差。研究團隊認為,語言表達緩慢或詞不達意,主要在于無法順利從概念意義中抽取出對應的語音形式。
如何判斷語速變慢是腦退化征兆?
要判斷是否開始出現老年性字詞障礙,除了注意命名事物的準確度之外,更應關注在尋找字詞時的整體反應速度。如果反應明顯變慢,可能預示著認知功能正在逐漸衰退,值得多加留意。
研究人員建議,在進行例行的老年健康檢查時,應該納入測量言語速度的項目。只要留意語速是否出現明顯變化,就能及早發現潛在的認知功能退化征兆,對于及時診斷腦退化癥有一定幫助。
預防認知障礙癥|3招改善認知力/記憶力
如何改善認知能力?陳潔雯醫生指出,雖然我們無法完全阻止老化過程,但有3種方法有助維持語言能力和認知健康。
改善記憶力|1.保持社交活動
好處:
·可以增加與他人交談的機會,促進語言的運用和練習。
·可以刺激大腦思考和反應,鍛煉認知功能。
·透過與他人的互動交流,大腦需要集中注意力、記憶對話內容,并作出適當的回應。
·有助于鍛煉記憶力、思維邏輯和專注度等認知能力。
改善記憶力|2.定期進行益智游戲和腦力激蕩練習
好處:
·有研究指出,定期進行這些大腦鍛煉,有助于保持神經回路的活躍度,延緩認知能力的退化。
·專門為訓練聽覺記憶或語言理解而設計的應用程式,更能直接鍛煉與語言相關的大腦區域。
改善記憶力|3.學習新技能
好處:
·學習新事物是一個有助于鍛煉大腦的過程,無論是學習一種新語言、樂器還是各種手工藝,大腦都需要建立新的神經連結,形成新的記憶痕跡。
·能夠激發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增強認知儲備;促使大腦集中注意力,鍛煉記憶力和專注度。
陳潔雯醫生提醒,若長輩語速出現顯著減慢的情況,應盡快求醫,進行全面的認知能力評估。醫生會透過一系列測試,了解病況的嚴重程度,并給予適當的治療或建議。
她表示,我們要學會用包容心對待這些變化,并積極采取行動,包括培養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維持身心健康,就能延緩老化,過上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認知障礙癥狀|腦退化癥早/中/晚期癥狀
根據香港醫管局資料,認知障礙癥(腦退化癥)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份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
醫管局估計,香港70歲以上長者當中,每7名女性或每10名男性就有1名患者。其中,阿茲海默癥為最常見的類型,占香港長者病例約65%。
1. 早期癥狀(第1-2年)
在此階段,家人和朋友通常會以為患者的癥狀,只是因為年紀漸老而出現的正常老化過程。
·失去短期記憶
·表達或理解抽象事情時感困難,如表達身體不適、心情感受等
·情緒或行為變幻無常
·學習新事物及跟隨復雜指令感困難
·判斷力減退、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但需旁人提醒
2. 中期癥狀(第2-5年)
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早期的困難會更加明顯。
·混淆遠期記憶和現實情況記憶、偶有詞不達意的情況
·行為性格轉變,或會容易情緒不穩
·需別人協助日常自理活動
3. 晚期癥狀(第5年后)
患者生活幾乎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我照顧。
·記憶缺損,連熟悉的人和事也會忘記
·身體活動及精神狀況出現衰退
·未能有效表達及溝通
·不能處理日常生活、需要長期照顧
·生理時鐘混亂
更多預防腦退化妙招,盡在星島環球網:
吃雞蛋可防中風/腦退化?可以食多少只?醫生拆解4大迷思及功效
防腦退化丨研究揭膽固醇失控,腦退化風險高60%,改變14件事風險大減
這睡眠習慣增2倍腦退化風險?專家教每日必做5件事,健腦防腦退化
資料來源:《老化、神經心理學與認知》、內分泌科醫生陳潔雯、(獲授權轉載)、醫管局